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业内质疑页岩气神话:勘探单井美国成本3000万中国近亿

2014-10-28 10:06来源:解放日报关键词:页岩气开发页岩气神话中国页岩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主技术带来商业化曙光

页岩气的商业化开发,关键在于技术上的突破。一直以来也因为技术的障碍,高成本的压力,使得国内页岩气革命备受质疑和争议。如今这一局面正在改变。

前不久举行的2014ECF亚洲页岩气峰会(上海)论坛传出好消息:中国页岩气开采已进入自主技术阶段,初步形成了长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压裂试气工程技术、废液与油基钻屑处理技术以及桥塞技术等一系列自主技术和规范。业内人士评价,这为页岩气的商用开采拉开了广阔蓝图,意味着中国将成为继美国和加拿大后,第三个能够使用自主技术装备进行页岩气商用开采的国家。

自主技术的采用,能使页岩气勘探和开发成本大幅降低。不仅是节约了巨额引进技术成本,在应用上,自主技术也必然更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以桥塞技术来举例,桥塞是用于地下水平井进行分段的分割器,自主技术的桥塞价格仅为国外引进桥塞的1/3,仅此一项技术的国产化就能节约不少成本。

正是由于技术难关的不断攻克,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巨头也都加足马力,布局商业化。中石油方面传来消息,其在四川盆地的计划产量将从今年的2亿立方米升至明年的20亿立方米,大增10倍。再加上云南昭通明年5亿立方米的目标,以及国际合作产气量,中石油页岩气产量明年将有望达到26亿立方米。根据规划,到2017年,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产量将达到50亿立方米,2020年达到120亿立方米。中石化在重庆涪陵的页岩气区块开采,是我国首次商业化开发页岩气。根据规划,2015年这一地区要形成年产5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生产基地。

页岩气开发进入自主技术阶段,也仅仅是为商业化开发带来了曙光,“豪赌式”开发并不可取。在薛承瑾看来,要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工业化开采,技术领域还需攻关。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一个区域适用的技术,到另一个区域却要继续优化。正如中石化第二个50亿方岩气储层埋藏更深,目前工艺技术仍无法满足深层页岩气的开发,还需要继续改进技术。

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此前召开的“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会议上透露:到2020年,页岩气和煤层气产量均达到300亿立方米。而2012年能源局制定页岩气发展规划时展望:到2020年,页岩气实现年产量600-100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目标竟然是向下调整了。但调减产量预期,或许是为了促进页岩气更理性地开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启一场页岩气革命。

原标题:业内质疑页岩气神话:勘探单井美国成本3000万中国近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页岩气开发查看更多>页岩气神话查看更多>中国页岩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