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评论正文

电动汽车会不会成为电网的负担?

2014-11-03 17:48来源:无所不能关键词:无线充电电动汽车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还有一类就是无线传输,用户只需要在下车前通过操作系统将相关的设置调整好,电动汽车就自动充电,就可以不用再管它了。

这种模式节省了原来充电桩所占的空间,而且也很便利。但有一个明显的优势会体现在收费方面,将来在车上绑定一张卡,用户充电直接刷卡就可以了,方便又快捷,省去了现在充电桩模式的一些繁琐流程。而且这种充电模式的信息可以与智能电网紧密结合起来,电网公司可以从信息数据采集系统中提取出来,方便双向的互动与管理。未来也可以将它交给第三方运营商来负责管理。

还有一个就是安全性的问题,现在大家比较担心的是充电桩的安全问题,虽然已经设置了很多绝缘与防水的装置,但就怕人身的伤害,如果出现意外380伏或220伏强电压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将充电装置放到地下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同时由于它的智能化程度更高,对电网的负荷调节也会有一些优势。

中国电力报:无线充电的原理是什么?

王丽芳:最早科学家特斯拉发现的电磁场,无线充电就是应用电磁场的原理。像变压器的原理是有一个原边和副边,原边充上电副边那里就有电了,但变压器是实心的,连接在一起的,无线充电则是将原边与副边分开

我们现在应用到车上的无线传输距离是20厘米,实际上做到25厘米也是可以的,这要根据车的造型来设置。以3.3千瓦的功率等级来看,无线传输的效率是在97%左右,从电网到电动汽车电池整个系统的效率在91%左右。目前充电桩的平均效率是在91%~93%之间,应当说差距不大。

中国电力报:您研发的这个路径是怎样的?

王丽芳:我们最初的目标是验证特斯拉的理论可不可以在电动汽车上实现,后来通过实验发现这是可行的,然后我们从1千瓦的功率逐步实验到3.3千瓦。最初3.3千瓦的装置在实验室做的效率各方面都非常好,但在装车时发现效率损失了十几个百分点,由于汽车的金属底盘吸收了很多能量,造成了能量的涡流损耗。后来我们从系统设计的角度进行了很多匹配革新,终于将这个问题解决了。

对于无线充电技术要从功率、效率、距离、体积大小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价,才能实现与电动汽车的匹配。目前我们实验室已经做出了30千瓦的,下一步将进行装车试验。

原标题:无线充电的未来是怎样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无线充电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