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企业正文

与双十一失恋 特斯拉如何突破新能源“诸神”之困?

2014-11-13 10:19来源:时代周报关键词:特斯拉电动汽车充电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值得注意的是,广汽和比亚迪合资的新能源客车项目亦于9月3日正式开工建设。通过此次合作,比亚迪将开拓在目前纯电动大巴K9之外的另一条新能源客车产品线。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新能源汽车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国务院颁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到201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生产能力将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随着新能源汽车投资热潮的兴起,或隐或现的地方保护主义藩篱形成的背后,一些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此前并不具备汽车工业基础的省市。汽车产业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或会出现的质疑声四起。不过,在上述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官员看来,这个现象应该还不会出现,“这个产业才刚刚萌生,未来必然有一个自然的市场淘汰期”。

硬币的另一面是,在国家经济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对提振经济效益的另一场追逐赛已经悄然拉开。

向市场驱动靠拢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推广新能源汽车2万辆,比过去4年的总和翻了近一番。今年前9个月累计销量达到38163辆,同比增长280%,仅上半年的产销量就已经超过上年全年数量。

反观特斯拉,据媒体报道,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华进口量虽达3500多辆,但终端上牌量却仅为1000多辆。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自身在价格上的竞争力是毋庸置疑的考虑。

“我认为,未来特斯拉非常有机会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工厂,毕竟中国市场的需求是巨大的,这样有利其成本的控制。”前特斯拉亚洲供应链总裁Azizi Tucker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对于目前年销量仅3.5万辆的特斯拉来说,如果未来不能尽快扩大生产规模,高居不下的制造成本将成为其发展的最大阻碍之一。不过,以何种方式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特斯拉将面临来自政策上的挑战。

原标题:与“双十一”失恋 特斯拉在新能源“诸神之战”之困如何突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斯拉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