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新常态”下“有效投资”能源民企参与意愿不高

2014-12-01 14:47来源:中国企业报作者:陈玮英关键词:混合所有制天然气价格电力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老生再常谈,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能源领域又被提及。

11月2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称,鼓励社会资本加强能源设施投资。其中,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电力建设、电网建设、油气管网、储存设施和煤炭储运建设运营;并且理顺能源价格机制。

对于《指导意见》中天然气方面,在部分民企看来,机制还没有完善,是否进入“不是很看好”。

“天然气储存设施、管网建设等与价格改革密切相关。”在中国天然气行业市场化运营与燃气价格专业研讨会间隙,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大学中国油气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道,“目前价格改革相对比较难,而价格改革又与管网能否独立相关,因此相互牵涉。”

企业积极性不高

《指导意见》提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油气管网、储存设施等建设运营。支持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等参股建设油气管网主干线、沿海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地下储气库、城市配气管网和城市储气设施,控股建设油气管网支线、原油和成品油商业储备库。

根据卓创资讯提供资料显示,在管道方面,当前中国长输管网超过80%集中在中石油手里。隶属三桶油的天然气长输管线超过97%。“民企参与率极低,受到政策推动,未来管道建设、管道设计引入民资的可能性极大。”卓创资讯分析师王晓坤表示。

南京苏能天然气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指导意见》还是挺鼓舞民企的。”不过在王鹏看来,“建设储备对于企业而言投入比较大,综合成本相对比较高。”

王鹏告诉记者,管网分为两种,一种是支线管网,另一种是城市燃气管网。其中,城市燃气管网具有独家经营权限,具体应用上分为民用气和工业用气,具有长期稳定收益。“但是,支线管网主要收益是管输费用,不是直接面向中端客户,而是面向区域燃气公司,在上下游贸易中体现的不是很明显。”

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一家民营能源企业相关人士直言,“我个人不是特别看好支线管网建设。因为投资成本大,回收期缓慢。”

事实上,“不管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在投入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从布局来看,现在的储备库一般集中在大中城市,而这些城市的燃气经营权一般都在国有企业手中。”王鹏这样说道。

不过,在董秀成看来,现在连“国企都不愿意做的事,民企更不会参与进来”。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天然气价格没有动起来”。董秀成反问道,“其他能源可以动,为什么天然气价格不能动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混合所有制查看更多>天然气价格查看更多>电力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