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项目正文

环保部环评、验收13个电力项目:火电7个 水电6个(名单)

2014-12-16 13:1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力项目火电项目水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关于四川省大渡河安谷水电站蓄水阶段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圣达水电有限公司:

你公司《关于四川省大渡河安谷水电站蓄水阶段环境保护验收的申请》(中水电圣〔2014〕204号)及附送的《四川省大渡河安谷水电站蓄水阶段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等相关验收材料收悉。我部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于2014年10月23日对该工程进行了蓄水阶段环境保护现场检查。经研究,现提出验收意见如下:

一、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安谷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为大渡河干流梯级开发的最后一级,上接沙湾水电站。工程开发任务为发电、防洪、航运、灌溉和供水等,兼顾区域湿地生态与河网生境保护。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拦河闸、左右岸副坝、发电厂房、船闸、尾水渠、泄洪渠等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398米,相应库容0.63亿立方米,与上游水库联合运行时具有日调节性能。电站总装机容量772兆瓦,工程静态总投资82.05亿元,截至2014年6月已完成工程总投资62亿元,其中环保投资3.24亿元,约占已完成总投资的5.23%。

我部于2011年1月批复了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审〔2011〕45号)。主体工程于2012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工程主体已基本建设完成。

该工程环评文件经批准后,工程建设性质、规模、地点、防治污染、防治生态的措施均未发生重大变更。

二、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一)工程建设了左侧河网鱼道(竖缝式鱼道)、库尾仿自然旁通道(1#仿自然旁通道)、主体枢纽区仿自然旁通道(2#仿自然旁通道)、红猫堰鱼坡工程。在左侧河网区修建了许坝配水堰调配水量,为鱼类栖息提供适宜生境。建设了丰都庙、扬子坝左河道、三层坝、魏坝、水口镇渡口、冯坝、罗汉镇政府及周陆坝8处产卵场。在业主营地内建设了鱼类增殖放流站,目前已完成主要放流对象野生亲本收集,2014年3月,建设单位外购胭脂鱼、长薄鳅、唇鱼骨、黄颡鱼共计18万尾在工程河段实施了第一次人工放流。目前生态试验场用地已与地方政府协调解决,纳入乐山市城市规划区用地范围内。完成了《四川省大渡河沙湾水电站过鱼设施初步设计报告》,目前建设单位正在协调相关部门办理沙湾水电站新增鱼道工程的审批手续。

(二)完成了放水闸湿地建设和张坝、冯坝、临江河口3处连通工程,枢纽工程区、临时施工占地区、交通道路及影响区采取了工程防护措施与植物防护措施;渣场、料场、表土堆放场采取了浆砌石挡渣墙、浆砌石护坡、排水沟等工程措施。

(三)在库尾左岸副坝末端设置了2孔放水闸、1孔开敞式泄水道、1孔鱼道和1条仿自然旁通道,在河床式厂房内设置了1×1.2万千瓦生态小机组,在太平副坝埋设了1条直径1.2米的生态流量泄放管道,来满足初期蓄水及电站试运行过程中生态流量下泄要求。施工期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回用或洒水降尘;各施工营地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后农灌,业主营地生活污水采用成套设备处理后用于绿化及洒水降尘。

(四)工程实际生产安置7775人, 主要采取有土安置、养老保障、自谋职业等安置方式;搬迁安置4515人,采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安置方式,共设置26个集中安置点。各安置点生活污水通过排污管道收集进入化粪池处理后农灌,设置了垃圾桶和垃圾池,生活垃圾由乡镇或村里组织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到地方处理厂处置。 工程蓄水范围内涉及的19家企业已全部完成拆迁。

(五)蓄水前进行了库底清理,落实了清库过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六)工程制定了《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及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设置了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机构,定期对施工区环境安全进行检查。

三、蓄水阶段环保设施运行效果和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四川省大渡河安谷水电站蓄水阶段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明:

(一)2011~2014年对施工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口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废污水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

2010~2014年对工程河段彩虹桥放水闸上游1000米、坝址上游500米、尾水渠出口下游1000米、左岸汊河冯坝、左岸汊河金坝5个断面的地表水监测结果表明,除2013年10月彩虹桥放水闸上游、坝址上游及左岸叉河冯坝3个断面的化学需氧量超标,最大超标0.1倍,其余时段各断面监测因子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超标主要原因为沿岸生活污水排放所致。

(二)2013年4月、10月对工程影响区陆生生态调查结果表明,安谷水电站评价范围内共调查到陆生维管植物112科304属402种,未发现野生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区域内植被类型与施工前比没有发生变化。调查到陆生脊椎动物79种,其中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大鵟和黑耳鸢2种,爬行类、鸟类调查到的种数较施工前略有减少,主要原因是施工占地以及受施工活动干扰影响而迁移。

(三)2013年5月、8月、10月对水生生物调查结果表明,安谷水电站评价范围内共调查到浮游植物8门65属150种,以硅藻门为主,浮游动物77属156种,以原生动物、轮虫种类为主,底栖动物3门35属38种,以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为主;鱼类3目9科33属37种,其中包括短体副鳅、山鳅、四川华鳊、异鳔鳅鮀、短身金沙鳅、黄石爬鮡6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未发现国家级和省级保护鱼类。与施工前比,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基本一致;调查到的鱼类37种低于环评阶段的67种,安谷坝址处鱼类产卵场受施工影响消失;副坝、泄洪渠、尾水渠、渣场堆放、移民造地等建设对该区域水生生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工程于2014年3月31日进行了第一次增殖放流活动,并对部分放流品种做了标记,但由于回捕工作尚未完成,增殖放流工作的实施效果暂无法评估。

四、验收结论和后续要求

该工程实施过程中基本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配套建设了水库蓄水前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落实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基本具备下闸蓄水条件。

工程蓄水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应通过工程措施和优化调度,确保工程下闸蓄水期和运行期下泄流量要求,满足下游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需要。

(二)认真做好鱼类增殖放流站的运行管理及增殖放流效果的跟踪监测工作。工程蓄水后进一步加强鱼道、仿自然旁通道的过鱼效果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优化调整。做好鱼类产卵场的营造搞作,加快沙湾水电站鱼道建设工作。

(三)认真做好生态露天试验场专项设计和建设,尽快落实魏坝与张坝之间连通工程;继续做好放水闸湿地及其他湿地典型区建设,恢复其湿地生态功能;做好河道生态与景观工程建设,与河网水系湿地及当地的自然景观特征相协调。

(四)认真落实蓄水后各项环保措施和要求,做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生态保护措施,加强环境监测和环境风险排查工作,避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发生。

(五)工程竣工后及时申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我部委托四川省环境保护厅、乐山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该工程蓄水后阶段建设的日常环境监管。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2014年12月4日

抄送:环境保护部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四川省环境保护厅,乐山市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项目查看更多>火电项目查看更多>水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