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通信评论正文

电力系统巨变 能源互联网在敲门(上)

2014-12-24 14:05来源:能源互联网作者:曹寅关键词:能源互联网电力系统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很多人眼里,能源行业是一种以脏兮兮的机器设备、污染、煤炭和石油、老国企为代表的陈旧事物,而现在突然变成了某种以软件、互联网、电动车、云计算和大数据、朝气蓬勃的创业企业为代表的摩登符号。这一变化的基础在于电力系统正在发生的巨变。

电力系统是为电能的产生、输送、分配与应用而构建成的人工系统,是人类到目前为止构建的最庞大、最复杂的系统,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技术的进步, 它处在不断发展、变化和更新之中。传统的电力系统主要包括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以及用电设备,还有保护与控制设备。这些设备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连接, 组成有机整体, 确保电力系统在任何时刻都能够产生数量充足的电能满足系统负荷的要求。

传统电力系统从诞生至今已历经百年,发展的方向一直在于为人类建造更大的电站,更强壮的电网,以及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低的输配损耗,传统电力系统在技术方面已经臻于极致,三峡水电项目是人类建造的最大发电站,能够完全满足一些中小国家的所有电力需求,而正在蓬勃发展的特高压电网则能够将电力从一个大陆传输到另一个大陆。但随着人类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需求的不断演变,传统电力系统目前已经有点显得跟不上时代了。

对于传统电力系统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对于柔性的迫切需求。在发电端,随着成本快速下降和各国相关政策强力支持,包括风电和光伏在内新能源装机正在全球迅速增加。这些新能源装机既包括大规模集中式发电,比如我国西北的风电基地,也包括小规模的分布式发电,比如沿海地区的屋顶光伏电站,而且,这些新能源所发电力,大部分仍将是并网应用,但是伴随着新能源规模的快速扩张,由于布局不合理、输配电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新能源发展出现了“并网难”、设备利用小时低、能源浪费、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

风电的问题尤其严重,我国北方风电集中开发地区大都遭遇较严重的弃风限电问题,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全国风电场等效利用小时数仅为为976小时,相比去年同比减少约83小时,东北一些地区冬季弃风限电比例接近40%,直接经济损失达近百亿元。太阳能随着规模的上升,也出现了因无法并网而不得不“弃光”的苗头。

原标题:电力系统巨变,能源互联网在敲门(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电力系统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