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分析】如何解释煤化工政策的大幅转向?

2015-01-21 12:02来源:化化网关键词:煤化工煤制天然气能源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4 年,我国现代煤化工却由热转冷。从《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删除现代煤化工项目,到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再到《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等政策,被市场解读为国家对现代煤化工发展的态度开始转向的风向标。

能源转型的战略需要

我国的宏观能源方针是“节约、清洁、安全”,战略是“节能优先、绿色低碳、立足国内、创新驱动”四大战略,目标是构建低碳、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因此,有观点称,现代煤化工行业面临高耗能、高污染、高碳排放的挑战,并不是国家着力发展的大战略,主要还是作为技术示范储备。发展煤化工仅是一时之计,加速能源结构转型才是国家大略。

据统计,按照此前的计划规模,煤化工行业就将消费煤炭约3.3亿吨标准煤,即4.6亿吨原煤。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为36.1亿吨,与国家十三五煤炭消费量控制目标仅相差5.9亿吨。这意味着煤化工一个行业就将占用八成“指标”,给十三五控煤目标造成极大的挑战。从二氧化碳的角度看,根据此次《煤炭“十三五”规划》草稿的目标调整规划折算(煤制天然气150亿立方米/年,煤制油660万吨/年,煤制烯烃1500万吨/年),煤化工行业将每年少排放二氧化碳4.1亿吨,相当于2013年全国排放量的5%,相当于半个德国的碳排放量。

发展状况低于预期

示范项目的不尽如人意、环保压力的不断加大以及项目经济性的不理想等,给曾经过热的煤化工浇了一盆冷水。

以煤制气为例。 自2009年国内首批大型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获准开工建设以来,其投产时间和效果已远低于预期。国内4个首批示范项目大唐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新疆庆华、汇能鄂尔多斯、大唐辽宁阜新煤制气项目均延迟一年(及以上)投产,都或多或少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也曾有过因为技术故障停工检修的情况。此前,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在接受公开采访时称,从全生命周期过程来看,煤制天然气的一次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均高于被替代的传统能源和技术,此外在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方面,煤制天然气也没有明显优势。

油价下跌吞噬利润

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认为,当油价跌到70美元/桶左右时,煤制油竞争不过原油。现在国际油价屡创新低,每桶50美元关口已经失守;油价的下跌直接吞噬了煤化工企业的利润,几乎所有的煤化工产品均已无利可图。

从成本构成的分析来看,煤化工产品成本无论如何是不可能与目前低油价时代的石油基化工产品相抗衡的。有石化行业专家称,煤化工产品的成本一般分为两部分,厂房、设备等固定成本与原料价格等可变成本各占50%,其中煤炭成本占到30%左右。而石油基化工产品成本构成中,原油所占成本比例接近80%,油价大幅下跌必将带动石化产品成本的大幅下降。

由热转冷的政策导向意味着现代煤化工产业进入了一个“蛰伏期”,而国家更有可能在这个“蛰伏期”集中精力抓好示范,着力解决煤化工产业装置大型化、优化工艺技术、提高转化效率、促进节能减排、降低对环境影响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政府将考虑从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升级等多方面进行规范和管控,适当引导过热的投资回归理性;加强对现有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的组织、扶持和经验总结,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突破现有的瓶颈。相信假以时日,我国现代煤化工一定会实现技术更为成熟、环保更加可靠、经济性更好,也必然会迎来明媚的发展春天。

原标题:【分析】如何解释煤化工政策的大幅转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制天然气查看更多>能源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