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山西政府工作报告》:3大煤电基地 4条外送电通道(全文)

2015-02-05 08:25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关键词:低热值煤发电火力发电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启动实施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实施设施提升、城市安居、城中村改造、环境提质四大工程,力争早日实现全省城市建成区水电气热、通信、污水和垃圾处理全覆盖,公共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棚户区基本消除,城中村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今年要加快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稳步推进共有产权住房建设,新开工城镇保障性住房25万套、建成18万套。大力推进城市供水、燃气、供热管网和道路建设,完成3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000万平方米。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太原都市圈建设,聚合太原晋中同城化、山西科技创新城、山西高校新校区、晋中108廊带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优势,推进道路、公交、通信、金融互联互通和产业一体化。积极推进晋北、晋南、晋东南城镇群发展,抓好大同都市区、上党城镇群、临汾百里汾河经济带建设,支持阳泉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健全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市县“多规合一”。探索破解资金、土地等难题,创新发展和管理机制,提高城镇产业、人口集聚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选择一批建制镇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稳妥推进区划调整工作。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中小城市落户条件,有序放开大城市落户限制,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对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既是人民的期盼,也是政府的责任。我们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治理沉陷区、改造棚户区,让人民群众早日告别危旧房、摆脱 “脏乱差”,建设美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

(七)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巩固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成果,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进山西晋剧艺术中心、少儿图书馆和古籍保护中心建设,抓好市县文化场馆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在三晋”系列活动,抓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推进文艺院团下乡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抓好《山西文华》丛书编纂工作,推进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强健体魄˙阳光生活”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加快推进重点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保税区建设,发展壮大骨干文化企业,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科技、农业、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金融资本投向文化产业。

凝聚传播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山西精神,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的资政育人作用,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倡导全民阅读。做好扫黄打非和净化网络工作。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讲好山西故事,提高三晋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塑造山西改革发展新形象!

(八)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新改扩建200所公办标准化幼儿园,完成“十二五”全省建设1000所幼儿园的目标。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大城乡教师交流、校长轮岗力度,力争再有30个左右的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启动普通高中办学标准化建设工作。认真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入实施“百校千企”工程。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专业,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太原市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实现全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为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免费体检。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加强村医队伍建设。采取建立医疗联合体、实施城乡对口支援、开展远程诊疗等举措,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做好人口计生工作。

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化解过剩产能失业人员和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工作。加快发展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发展中小微企业,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鼓励和支持困难企业采取在岗培训、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就业岗位。完善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强化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做好就业援助工作。

努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依法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形成职工工资劳资共决机制。进一步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完善工资制度,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并建立正常调整和增长机制,实行乡镇工作补贴,向条件艰苦的偏远乡镇和长期在乡镇工作的人员倾斜。落实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低收入农户每户一吨冬季取暖用煤改为现金方式发放。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做到不欠农民工辛苦钱!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措施,抓好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工作,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320元提高到380元。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补助水平。建立健全以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为重点的老年福利制度。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做好残疾人就业援助、康复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强社区工作,推进网格化管理和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完善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普法教育机制,加强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用药安全。扎实推进“平安山西”建设,创新立体化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斗争,防范和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防止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做好消防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和人防工作。发展妇女儿童、老龄和红十字会等事业。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对台等工作。加强气象、地震、科普、档案、参事、史志等工作。扎实推进援疆工作。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惠民实事我们要一件接着一件办,民生工作我们要一年接着一年干,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足、舒心的好日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低热值煤发电查看更多>火力发电查看更多>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