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2014年能源体制改革回顾及2015年能源体制改革的展望与建议

2015-02-11 13:29来源:华夏能源网作者:刘满平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能源体制改革能源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是产业基础设施准入制度改革。发改委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首批推出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营运的示范项目,其中能源行业有60多个项目,另外,还出台《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明确鼓励、支持各类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纳入统一规划的天然气基础设施。

四是价格机制改革。由于国际油价下跌,按照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家先后10多次调整了成品油价格,同时3次上调了成品油消费,取消了燃油附加费。按照天然气价格“三步走”策略,8月份国家上调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门站价0.4元。电价方面,选择深圳市进行电网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为进一步深化电价和电力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三)能源企业方面

主要是以“三桶油”、国家电网为代表的能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明显加大,进程加快。

2014年2月中石化推出在油气销售领域引入民资的混合所有制改革,9月15日公布混改名单,25家境内外投资者以现金共计人民币1070.94亿元(含等值美元)认购增资后销售公司29.99%的股权。

4月,中石油批准扩大辽河、吉林油田经营自主权试点建议方案和部分管道资产整合方案。5月,中石油拟出售上千亿的东部管道公司100%股权。同时,还开放了LNG、乙烯、储气库等项目,尤其是中石油再次对开放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等多条天然气管道业务。

国家电网对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动汽车充换电实行市场开放,抽水蓄能电站、调峰调频储能项目实行投资开放,引入社会资本。

二、影响能源体制改革的因素

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也是推动能源体制革命落地的行动之年,一些重大改革措施将会出台。从目前形势看,今年我国能源体制改革面临着较多有利因素,同时也面临一定的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1.高层高度重视,是推动能源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中,只有能源领域的改革被上升到革命的高度,这是其它行业所没有享受到的“待遇”,从改革到革命,既显示中央高层对能源改革的高度重视,也暗含着能源体制改革的压力和紧迫性。

2.国际、国内能源市场供需相对宽松是能源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历史经验表明,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供需偏紧的时期,很难进行能源体制改革,因为保证能源供给,满足能源需求是第一要素。如今,全球能源供需状况和供应格局产生了很大变化,卖方竞争加剧、买方需求不足、供给过剩,如果没有地缘政治的干扰,短期内能源供应将相对宽松。

国内也是如此,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导致能源需求增长放缓,煤炭、电力、石油等主要能源行业产能过剩,难以再像过去那样出现大幅度波动和规模性短缺的现象,此时,为推进体制改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内外部环境条件。

3.以页岩油气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提升,是推动能源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美国出现了页岩油气革命,推动了美国能源独立,这显示了能源体制改革对能源安全的重要作用。另外,对于电力行业来说,随着交易平台、智能电网等技术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电力体制改革提供了相对较好的技术支撑。

4.社会对于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感为能源体制改革提供了操作空间。当前,雾霾等环境污染以及日益凸显的能源约束已让公众切身感受到能源消费对环境产生的负外部性,整体而言公众支持通过推动体制改革治理雾霾,缓解能源约束。一方面会愿意选择更加清洁的能源消费方式,另一方面也会比较愿意为环境治理分担成本。这样,能源体制改革比较容易获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国际经验也表明,民众对清洁发展的认可,可以倒逼政府和企业清洁发展,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环保革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原标题:刘满平:能源体制改革存在误区 改革不仅只为打破垄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能源体制改革查看更多>能源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