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河南2015年能源工作报告:“四基地一枢纽两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全文)

2015-03-04 10:43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力项目风电核准计划火电建设方案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以下为孙廷喜主任在会议上的讲话和常建华局长的工作报告:

孙廷喜主任

在全省能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1月15日)

同志们:

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李克常务副省长专门作了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全省能源战线取得的成绩,对做好今年的能源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请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刚才,建华同志作了一个全面的能源工作报告,总结工作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安排任务思路明确、重点突出,委党组都赞成。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过去一年能源工作成效显著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全省能源战线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服务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认真落实“内节外引”能源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积极创新思路方法,攻坚克难,扎实工作,有力地推动了能源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一,大事要事推动有力度。“两电、两化、两安”是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的能源领域几项大事,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能源局会同有关方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协调、强力推进,成功争取疆电入豫工程落地电价低于我省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1.3分/千瓦时,基本完成剩余县级供电企业上划改革工作,洛阳石化18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项目获准开工建设,鹤壁煤化一体化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油气管道保护和煤矿建设安全工作扎实推进,为提升引入清洁能源综合效益、健全农电长效发展机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保障能源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能源建设供应有亮点。围绕“四基地一枢纽两中心”总体布局,能源项目规划建设取得新进展,疆电入豫工程建成投用,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河南段获得核准,为扩大引入省外清洁能源创造了条件;争取国家批复我省2014年火电建设规模600万千瓦,居中东部省份第一位;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局部地区500千伏电网“卡脖子”问题基本解决;新增风、光等发电装机59万千瓦,天冠15万吨/年纤维乙醇示范项目获得国家“路条”,拉开了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序幕。围绕能源平稳运行和可靠供应,因势调控取得积极成效,改进煤电互保机制,加强煤电双方衔接协调,有效缓解了煤炭企业经营压力;创新大用户直购电模式,扩大直购电规模,有效促进了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油气资源调配,有效保障了“三夏”、“三秋”油品供应和冬春季节天然气供应。

第三,保障改善民生有进展。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雾霾天气问题,制定实施了《河南省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新增16个县通上管道天然气,全面完成燃煤机组年度脱硝脱硫烟尘提标治理任务,启动实施了625万千瓦燃煤机组超低排放试点,比国家规定时间提前半年推广使用国四柴油,有力促进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针对城乡中低压供电“卡脖子”问题,加大配电网建设投入,积极实施业扩报装“提质提速提效”工程,顺利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年度任务,有效缓解了城市用电限报装问题,解决了110万户农村居民用电低电压问题。

同时,在“十三五”能源规划基本思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现代能源保障体系等重大问题研究上,也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更是全省能源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发改委党组,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省能源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向关心支持我省能源发展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二、准确把握新常态下能源工作的总体要求

能源是现代化的动力和基础,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我省和全国一样,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能源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一是我国进入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新时代。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和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审议确定了“四革命一合作”的能源发展国策,“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和“节能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的四大战略。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G20第九次峰会上提出,我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到20%左右,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了明确目标。二是省委九届八次全会进一步完善提升了能源发展战略思路。全会通过的《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实施“内节外引”能源战略,更加积极主动引入省外能源,为我们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能源工作提供了遵循。三是新常态对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新常态是在统筹资源、环境、要素、产业、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做出的科学判断。新常态的确立,对国民经济的需求结构、要素结构、产业组织方式、市场竞争以及宏观调控方式都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常态下能源发展的特征及规律,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努力开创能源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郭庚茂书记、谢伏瞻省长都强调,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新常态,关键是抓好扩大增长点、转化拖累点、抓好关键点、稳控风险点、抢占制高点等五个方面工作。建华同志在报告中对今年的能源工作做了全面安排,提出要着力抓好电网建设、绿色煤电、炼化基地、“气化河南”、新能源五大提速工程,以及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能源生产组织供应、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十三五”能源规划编制和重大问题研究、能源管理机制创新、能源工作水平提升等六大任务。这些都是今年能源工作的重点,也充分体现了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这里,我着重就在能源工作中,如何贯彻落实好郭书记、谢省长强调的“五个点”谈一些意见。

第一,扩大增长点。河南是1亿人口的大省,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人均能源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能源的合理需求仍将刚性增长。但我省煤炭可开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且开采条件较差,煤炭产能增加潜力有限,常规油气资源趋于枯竭,省内化石能源产能提升难度较大,水能资源也基本开发殆尽。要保障供应,增长点从哪里来?一方面,要抓住新常态下能源需求增速放缓的有利时机,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省内风电、光伏、地热和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核电项目规划建设,着力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今年,要确保新开工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125万千瓦、建成投产90万千瓦。另一方面,考虑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短期内只能作为补充,关键是要扩大引入省外清洁能源,积极谋划建设电力、天然气等入豫新通道。今年,要加快推进西气东输三线、新粤浙煤制天然气管线河南段建设,稳步提高疆电入豫工程输电规模,抓紧研究论证疆电入豫第二通道。

第二,转化拖累点。受资源禀赋制约,我省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在80%以上,煤炭及石油的大规模利用是大气污染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特别是近两年各地雾霾频发,我省多次出现集中连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已引起强烈社会反映。同时,我省煤炭开发成本高,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当前煤炭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因此,必须加快推动传统能源转型升级。一是优化利用方式。尽可能把我省煤炭、石油等资源转化为消费品或者作为工业原料使用,拓展延伸产业链条。今年,要重点抓好鹤壁煤化一体化、河南油田特种蜡基地扩能等项目前期工作。二是提高清洁利用水平。积极推进燃煤机组实现超低排放,继续提高车用燃油标准。三是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要按照国家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硬要求,着力降低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重点是压减分散燃煤,加大城市燃煤小锅炉关停和清洁能源替代力度。

第三,抓好关键点。主要是改革、开放、创新三个方面。一是向改革要动力。目前,我省代管县级供电企业上划已基本完成,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试点工作意见,研究提出进一步深化我省农电体制改革的意见,尽快提升县级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发展能力,积极推进同网同价改革,促进农村电网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密切关注国家石油天然气体制、能源价格等改革进程,及时跟进落实。二是向开放要助力。继续深化与中央骨干能源企业务实合作,充分发挥其资金、资源、管理和技术优势,提高我省能源行业发展水平和保障能力。加强与西部能源资源富集省区合作,积极支持省骨干能源企业“走出去”,拓展我省能源供应渠道。今年,要重点抓好洛阳石化1800万吨/年炼油扩改等重大合作项目。三是向创新要潜力。一方面,抓住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机遇,加快能源科技创新,提升我省能源科技水平,以光伏、风电、输变电等领域为重点,发展壮大我省能源装备产业;另一方面,积极推进能源政策机制创新,尽快完善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体系,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扩大能源领域投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项目查看更多>风电核准计划查看更多>火电建设方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