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市场正文

煤炭行业先行者“破发”之道

2015-03-16 14:52来源:能源评论关键词:煤炭行业火电装机煤炭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资源规划进一步完善。国家能源局提出,“十三五”煤炭资源开发“东部原则不新建;中部建一退一,适度建设资源枯竭接续项目;西部建设(002302,股吧)煤矿配套项目”的规划总原则,将更有利于消化现有产能,在资源接续、运力增长、能耗控制等方面实现科学平稳发展。

供需矛盾进一步理顺。2014年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减少2.5%,实现了自2000年来的首降。进口煤炭总量减少3400万吨,暂停在建煤矿预计产量达10吨。供需天平两侧愈加趋向均衡。

政策倾斜进一步加强。建立了由发展改革委牵头,工信、财政、安监、能源等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参加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联动开展煤炭企业脱困扶持工作。据悉,2015年将首先在黑龙江等地开展试点,设立专项资金,对口帮扶相关地方企业。

依法治理进一步规范。2014年全年查清非法违法生产中小煤矿100余处,涉及产量2亿~2.5亿吨,正依法取缔关闭,有效缓解煤炭开采领域产能过剩。

税费负担进一步减轻。长期以来,煤炭增值税是全国工业产品平均水平税率的4倍之多。今年煤炭资源税开始由从量计证改为从价计征,改变了全国一刀切的局面,使各地煤炭资源税收取更为科学合理。同时加快了清费立税工作,逐步减少甚至取消行政性收费。

三箭齐发:煤企逆境求生

那么,煤炭企业需如何提升适应能力,方能快速实现绿色开发转型,并创造出新的产业生态和增值价值?

一是加快体制改革。盈利大幅缩水迫使企业优化管理结构,放宽经营自主权。如兖矿集团三年前在行业内率先实行“内部市场化”,提出“五自”法则,调动职工当家理财的积极性。2014年,兖矿集团实现利润超20亿元。

二是严控安全成本。在优化固定投入成本,尽可能不剥夺人力成本的条件下,实现安全成本科学可控。2014年以来,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3%和14.3%,连续21个月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极大地节约了用于事故救援、罚款上缴、死伤赔偿、专项整改等安全支出。

三是绿色高效转型。目前,煤炭企业参股、控股电厂装机容量已占到全国火电装机容量的16%,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2%。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煤建材等产业融合已初具规模。近年来,随着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的突破,一些煤炭企业在煤化工等下游产业链已经尝到了甜头,2010年8月投产的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运行到2014年底,已新增利润43.4亿元。

转型之路过程艰难、前途光明。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煤炭业还存在着行业分散度高、环境耐受力差、统筹规划性低等缺陷,并且正处于近20年来最低谷的时期。但不能因此怀疑中国煤炭人锐意改革的进取力、逆境图存的坚韧力,进而得出能源革命将首革煤炭之命的武断结论。诚如各方所公认的那样,只要严控产销总量和污染排放,促进绿色开发和清洁转化,必定能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和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行业成功转型,迈上绿色、高效的新台阶。

原标题:先行者“破发”之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行业查看更多>火电装机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