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网建设市场正文

华泰策略:能源互联网主题投资系列之智能电网

2015-03-26 09:43来源:和讯股票作者:徐彪 刘晨明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华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结合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大约估算,对应到每座新建智能变电站

单个智能变电站投资额=3200亿元÷5182座=6.18千万元/座

另一方面,近期国家电网公司关于2015年智能电网建设的规划中指出,全年要新建1400座智能变电站,那么可以大致估算对应的总投资额:

2015年智能变电站投资额=6.18千万元/座×1400座=864.5亿元

以上测算并未涵盖传统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因此智能变电站新建或改造的投资总规模或将更加客观。

智能电网的主干网络——特高压跨区输电系统

量够、距离够,特高压商业模式条件完备,未来发展将全面提速

目前世界上仅俄罗斯、日本和中国三个国家有特高压远距离输电工程投运,而中国的第一条特高压线路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工程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条正式商业化运行的特高压工程。俄罗斯和日本的特高压工程之所以没有商业化运行关键在于其从经济性的角度来看,并不划算。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的经济性主要在于电源区与耗电区的地理距离是否足够长,以及耗电区的耗电量是否足够多。俄罗斯虽然电源区域与耗电区域的地理距离足够长,但其问题表现在,由于俄罗斯本身地广人稀,耗电区域的用电规模并不大。而日本正好相反,其人

口密度非常之大,关键区域耗电量极大,但问题在于日本领土范围有限,电源区和耗电区的地理位置并不遥远,因此这两个国家采用特高压进行输电几乎起不到节约成本的经济性作用。

反观中国,截止目前已经投运的9条特高压线路平均输电长度达到1576公里,而为满足东部地区大规模的耗电量,这9条特高压每条每年平均总电量超过300亿千瓦时。因此不管从量上,还是从距离上,我国特高压工程均已满足经济性的标准,过去“三交六直”的9条特高压工程为后续更多特高压线路的商业运行奠定了实践基础。再加之投资稳增长的全局背景和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我们判断,特高压建设将从这一时点开始全面提速,未来行业景气度将确定性回升。

国内方面,“四交五直”特高压获国家能源局批复

为进一步细化落实《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国家能源局于2014年6月初分别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签署《大气污染防治外输电通道建设任务书》,同时正式下发文件批复12条电力外送通道,开展前期工作,其中已明确提出4交5直合计9条特高压工程建设方案,并且首次明确线路建设时间表。此外,国家能源局将加快办理项目核准手续,满足工期要求,对口联系地方政府部门,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落实各项配套条件。

另一方面,国家电网公司年中会议已提出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四交五直”全部开工,并计划明后年开工“五交五直”,同时国家电网已明确了各条交流特高压线路负责人,我们预计随着国国家电网内部各条特高压线路分管工作的明确,各个项目小组将各自启动开始前期工作。

除此之外,国家电网还计划明后年开工“五交五直”特高压工程,2018年全部建成投运。同时,到2020年建成共计33条特高压直流和交流工程,累计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6.4万公里。而我们前文已经统计,过去8年半的时间,我国特高压工程累计建成仅1.2万公里,年均增加1400公里左右,而投资额更是年均仅170亿元。如果仅考虑纳入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的“四交五直”,那么2014和2015年的投入将达到:261+240+185+174+180+275+264+150+220=1949亿元

这一数字比过去8年半的特高压投资之和1456亿元还要高出近500亿元,而这仅仅是未来两年的保守估计。因此,我们判断,从2015年上半年这个时点起,特高压建设将进入全面提速期,未来市场规模将随着特高压项目的不断开工而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国际方面:走出去也是特高压发展方向

去年7月,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巴西总统罗塞芙˙迪尔玛的共同见证下,与巴西国家电力公司总裁科斯塔签署了《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是我国第一次对外输出特高压技术。巴西是我国电力行业走出去的重要地区,截至2013年年底,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成为巴西第五大输电运营商,已先后收购了巴西12家输电特许权公司100%股权,特许经营权期限30年,输电资产位于巴西经济最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覆盖首都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负荷中心。国家电网先后中标5个输电绿地开发项目,其中包括今年年初成功中标的我国首个海外特高压项目——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项目。

该合作项目的落地是我国特高压技术外输的正式开始,虽然暂时不能衡量其对国内特高压设备制造商市场空间的积极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国际特高压输电项目合作协议的落地,无疑是在向外界传达一种信号,未来我国特高压的国际输出能力很有可能向现在的高铁看齐,而将来克强总理的国际营销将不仅仅包括铁路项目和核电项目,特高压也将成为“走出去”的代表技术之一。届时,特高压项目的国际输出将进一步扩大国内相关设备制造商的市场空间。

原标题:华泰策略:能源互联网主题投资系列之智能电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智能变电站查看更多>华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