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利润和市场 煤企的“两难”选择

2015-03-26 14:19来源:山西经济日报关键词:煤炭市场煤炭行业煤炭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春风送暖的3月,并没有给煤市带来春天的气息。由于抵挡不住煤市持续低迷的现状,近期,神华、中煤、同煤、伊泰等煤企纷纷开始变相降价促销,“煤企联合保价”的“约定”成为了过去时。

降价可以保住市场份额却无利润可言,减产虽然可减少亏损但也不一定能挽回局面,这个3月对山西煤企来说可谓进难攻、退亦难,在此“两难”之际,山西煤企该如何自我拯救,在夹缝中求生存?

“联合保价”阵营瓦解

2014年3月,国内动力煤市场进入新一轮下行通道,部分煤炭产地煤价已接近成本线。领跌煤市的四大煤炭集团集体转向,就4月份下水煤价格一致达成联合保价的共识。神华、伊泰保持3月份的销售政策不变,而中煤、同煤也尽快与符合条件的用户对接,以便保持价格稳定。然而事隔一年,此格局被无奈打破。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春节前后煤企博弈电煤长协合同的联合保价“约定”土崩瓦解,包括神华、中煤和同煤等都加入到了一场远超以往的价格战中。

3月11日前后,部分用煤客户接到煤炭大矿的口头通知,承诺增加3月份的价格优惠。比如,神华3月份实行接货量16万吨以上的客户可享受“2∶1”优惠政策,即按接货量的2/3执行2月份优惠20元/吨的价格,接货量的1/3执行优惠29元/吨政策;中煤、同煤也以不同优惠额度迅速跟进。

“限产”有无出路?

尽管以“限产”应对产能过剩、需求低迷、环保施压等诸多问题,已成共识,但煤企仍旧不很情愿减产。

省政府于3月初发布了今后5年内的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到2020年,山西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9亿吨标准煤,原煤产量控制在10亿吨以内,省内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2.6亿吨标准煤左右。大企业大集团煤炭产量比重超过80%。战略目标明确划定煤炭产、用、销上限,山西不会再争夺“煤老大”。

与我省通过减产来稳定煤炭价格所不同的是另一个产煤大省——河南省。进入2015年,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河南省多数煤企宁愿降价也不愿意减产。原因只有一个,丢掉市场就再无翻身之力。

“不是我们不想减产,如果现在所有的煤矿都减产那我们肯定也会遵照相关的约定减产。但现在的问题是,假如我们减产,别人只是口头减产而实际没有减,这不仅会造成我们市场的流失,更会给我们的生产带来很大的压力。”河南某上市煤企高层向媒体表示。

迄今为止,只有神华发布公告称2015年减产10%,其他大型煤企尚未公布要减产信息。

“煤企之所以不公布减产,是因为在煤企看来,市场份额比利润更重要。”临汾某煤炭企业负责人青永龙说,减产就意味着丢失市场份额。

原标题:利润和市场 煤企的“两难”选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市场查看更多>煤炭行业查看更多>煤炭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