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评论正文

“电动车资质高门槛”背后的3大深意

2015-03-27 13:18来源:腾讯汽车作者:张少华关键词: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动力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纵然低速电动汽车凭借极低的购置成本和保有成本,点燃了市场的火爆需求,但是对其技术水平低下的质疑一直存在,认为它不能代表新型电池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相对于“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定义汽车”的“高大上”的特斯拉来说,某些作坊式生产的低速电动汽车看起来“矮挫穷”。一些企业利用特种设备许可证、大肆违规生产四轮代步车的事件被2014年央视3˙15晚会无情曝光,并斥之为粗制滥造、安全性低、无人监管、事故频出。

前不久,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点击查看最新人物消息) 明确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准入及起点会比现在要求高一些,但是我们希望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企业,能够提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技术标准、各方面成本的水平、配套服务等方面有比较大的提升和改进。

准入政策的发轫初衷,可以理解。现代化的电动汽车,应当是揉和了先进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产品,而决然不再是中国市场混沌初开所需要的那种性能低下、配置简陋的“四个轮子”、“两张沙发”加“一个铁壳”的车型。须知曾经说出“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的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点击查看最新人物消息) ,现在也转而认为“未来的汽车是一块电池(绿色环保的能源和动力)加一部电脑(互联网+大数据)”。

促进跨界优势互补

“有钱就是任性”,近年来财大气粗的IT企业大举入侵传统汽车制造商的领地。

国际上有谷歌、苹果埋头造车,而国内有小米、百度、阿里巴巴、乐视等对打造互联网汽车跃跃欲试。

令人耳目一新、重新定义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化”产品值得期待,但是现在看来,要想挤进生产电动汽车的资质门槛仍需要诸如“功底”等条件的达成。

《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从“新建企业投资主体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新建企业投资项目应包含的内容”两方面,提出了诸多要求。

原标题:“电动车资质高门槛”背后的3大深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电池技术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