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评论正文

“电动车资质高门槛”背后的3大深意

2015-03-27 13:18来源:腾讯汽车作者:张少华关键词: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动力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有3 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具有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力,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具有整车试制能力,具备完整的纯电动乘用车样车试制条件,包括车身及底盘制造、动力电池系统集成、整车装配等主要试制工艺和装备”,“具备纯电动乘用车整车正向开发能力的研发机构。至少具备整车及动力系统匹配、整车管理系统、车载能源管理系统、车辆轻量化、车辆安全等关键技术的设计开发能力、试验检测能力以及对整车产品运行状态的监控能力。与生产纲领、产品结构相适应的车身成型、涂装、总装等整车生产工艺和装备,以及动力蓄电池系统集成等关键部件的生产能力和一致性保证能力。纯电动乘用车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新建企业要有履行保障消费者权益等社会责任的承诺和措施,并提供担保企业和经公证的担保期不低于5 年(以项目建成投产为起始点)的担保合同”,这些绝非仅仅在互联网技术方面占优的IT企业所能一木独支。

因此,“牵手传统车企”成为IT企业得以尽快踏入纯电动乘用车生产门槛的唯一之路。

实际上,“优势互补、战略合作”正不约而同的成为互联网公司与传统汽车制造商共同的最佳选择,象乐视之于北汽、阿里巴巴之于上汽集团等等。

在后汽车时代,互联网蕴含着改变甚至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特质。特斯拉的成功,证明了跨界者的巨大优势。搅活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几条鲶鱼,最有希望在上述几家公司中产生。

推动增程式电动车发展

《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再次更加明晰的指出了“纯电动乘用车”的涵盖范围,即“包括纯电动和串联式混合动力(增程式)乘用车”,并要求“经核准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只能生产纯电动乘用车,不能生产任何以内燃机为驱动动力的汽车产品。新建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使用自有品牌”。

原标题:“电动车资质高门槛”背后的3大深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电池技术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