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透视“一带一路”背后的能源格局

2015-03-30 08:29来源:能源观察关键词:一带一路能源行业电力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再次是市场中心

目前“一带一路”覆盖地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国家能源消费仍在增长。以往国际上各国的竞争专注于资源的拼抢,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的地位愈益凸显,各国争夺的重心已由争夺资源、争夺矿产逐渐转变为争夺市场。未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国家,在国际能源格局中话语权的提高,会得益于最大消费国这一日渐突出的地位。未来在欧亚空间,庞大的能源市场体系的形成,将会进一步改变能源贸易的流向,直接影响国际能源的布局。

最后,将形成一系列服务中心

围绕能源开发和加工、运输,沿线地区将必不可少地出现众多的服务区,来承载设备修理、更新装备、技术培训等功能。

目前,能源领域游戏规则的制定、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开发,甚至包括主要油田的把控,都在西方国家手中。而“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势必将带动现有的能源体系和格局的调整和演变。

在欧亚大陆上,长期以来能源格局呈现出西重东轻的局面。

但这一状况已有明显的改变。近年来欧亚大陆东部和南部地区发展加快,地位在不断提高。石油及油气的贸易及流向都呈现东移的趋势,涵盖欧亚大陆东部的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中心,这也使欧亚大陆能源的格局趋于平衡。

欧亚大陆的东部地区已涌现出不少能源供需板块,而中国在这些板块中居于中心地位,在其周边的东亚、中亚、东南亚已形成若干个次地区的能源合作网络,因此,现在应更多考虑构建亚洲的能源合作机制问题。搭建地区能源合作的平台,将会提高欧亚大陆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权重,使能源格局的演变更趋平衡和优化。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在于欧亚大陆能源运输格局的变化。

“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欧亚大陆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的改善。随着陆路交往的畅通,陆路运输的比重增加,最终将会改变以往途经马六甲海峡的单一海路运输格局。欧亚大陆将逐渐建设多条新的能源转运中心,形成海路陆路比肩并进的合理布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带一路查看更多>能源行业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