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评论正文

【七千字长文】新电改9号文背后的那些事儿!

2015-03-31 08:42来源:能见派作者:吴疆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网企业输配分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吴疆细细对比了电改征求意见稿和最终的正式文件,发现有几十个字悄然做了改动,而这些改动几乎均是在为电网的利益妥协。心血之作,值得细读。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疆

距离国务院常务会议过会,罕见地经历了大约80天时间之后,新一轮电改的指导性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才以中办发文的形式、以微信图片的诡异方式与公众见面。

从2012电改十周年开始,经过两年的多方推动、多重互动,新一轮电改在2014年正式破题。6月13日,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部署电改任务。

7月上旬,发改委综改司快速推出了“若干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广泛征集了相关单位、企业及部分专家意见;同时通过与会专家放风解读,获得市场反应与民情民意。而相应地,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研究机构都对新一轮电改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广泛的报导与深入的分析评价建议,形成一种罕见的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可喜形势。

然而,从10月份开始,新一轮电改隐入密室,社会公众除了从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有关网闻中寻觅一些蛛丝马迹,再未获得更多公开的信息。

经过将近半年的幕后运行,到2015年的惊蛰时节,新一轮电改的指导性文件千呼万唤终于见光——而仔细研读“若干意见”,特别是对比“征求意见稿”(大部分内容已由一些参与征求意见乃至参与制订的专家在网络及无数次电改相关研讨活动中大幅度披露)——笔者不由感受到反改革反市场势力的暗箱操作能力,以及新一轮电改所面临的多重风险。

1、改革倾向风险

改革有风险、不改革有危险,市场经济有真有假更有好有坏,电改这样的深水区更非一改就灵——真改/假改、大改/小改、好的改/坏的改,这是永远不能放松警惕的几根弦。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电网领域逐渐形成一种集行业公共权力垄断、市场规模垄断、业务链条垄断、技术创新垄断等四重垄断于一身的超级垄断的业态,这是之前中国电力发展史上并没有的,也是世界电力能源领域所罕见的。

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也明确指出,中国现行能源体制问题的突出表现,第一点就是市场结构不合理,垄断经营、网运不分、主辅不分、限制竞争——

建国66年来,中央层面管电体制已历经11次变革;上世纪80年代实施的“集资办电”的改革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的电力投资不足问题;2002年“厂网分开”的改革及时应对了意料之外的装机硬缺口问题;而显然,在新一轮电改中,垄断问题不是能轻易绕过的话题。

而从前期专家披露解读的“征求意见稿”,到最终见光的“若干意见”的演变中,却不声不响诡事连连:

*在改革思路与原则部分的论述中,对于“垄断业务”加强监管、有效监管的有关文字悄然失踪,不露声色间将电网垄断话题推离本轮电改的靶心;

*在电网企业功能定位的条款中,“不再负责电力统购统销”这样抑制垄断的核心条文悄然失踪!为电网企业继续维持独买独卖的垄断格局而放开缺口;

*在交易机构市场功能的条款中,交易机构负责“结算”的功能悄然失踪,为电网企业继续掌控中国每年3万亿规模的电力购销巨额资金而放开缺口;

*同样在交易机构市场功能的条款中,单单丢失了汇总“售电主体”与发电企业双边合同的文字,为电网所属售电企业不公开有关信息而放开了缺口;

*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的条款中,“实现电网企业输配电业务独立核算”的文字悄然失踪,为电网企业维持配售一体垄断模式、控制市场而放开缺口;

*在处理电价交叉补贴的条款中,电网企业“申报并公开”交叉补贴数额中的“公开”2字悄然失踪,为电网企业暗箱操作混淆交叉补贴成本而放开了口子;

原标题:七千长文告诉你电改9号文背后的猫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网企业查看更多>输配分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