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报道正文

低速电动车难获准生证 电动车企入行门槛抬高

2015-04-02 09:19来源:今日早报作者:蓝震关键词:低速电动车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过去一年,随着乐视、阿里巴巴、百度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抛出了各自的智能汽车、互联网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等造车计划,业内外一直对将适度放开新能源汽车生产领域准入门槛,多了几分期许。

不过,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似乎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从《规定》中可以看到,不管是“新建企业投资主体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还是“新建企业投资项目应包含的内容”来看,这些硬杠杠抬高了电动车生产企业入行门槛。而此前一直被大家关注的低速电动车能否“转正”的话题,也有了明确的答案:不可能。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的《规定》是继去年11月的意见稿发布后,第二次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信号,更被业内解读为电动汽车生产牌照即将发放的前兆。

“借牌造车”被否定

电动车生产企业设“高门槛”

对于拥有造车梦的企业来说,之前曾设想过的“借牌造车”计划,或许将“胎死腹中”。

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这份《规定》里,开门见山地明确了“纯电动乘用车”是指“纯电动和串联式混合动力(增程式)乘用车,并要求经核准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只能生产纯电动乘用车,不能生产任何以内燃机为驱动动力的汽车产品,新建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使用自有品牌”。

这意味着,此前被市场广为关注的“借牌造车”之路,很可能就被堵死了。

对于新建的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要具备哪些条件,《规定》也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首先,要在中国关境内注册,具备与项目投资相适应的自有资金规模和融资能力。

其次,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具有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力,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

再其次,具有整车试制能力,具备完整的纯电动乘用车样车试制条件,包括车身及底盘制造、动力电池系统集成、整车装配等主要试制工艺和装备。

原标题:低速电动车难获准生证 电动车企入行门槛抬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低速电动车查看更多>纯电动汽车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