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报道正文

“互联网+”行动计划或将掀起新一轮能源革命

2015-04-16 09:55来源:中国商报作者:柴海梁关键词:互联网+能源互联网智能用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互联网+风电业

截至2月底,我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首次突破1亿千瓦,经历了“过山车”后的风电设备制造业重回理性发展轨道。无论是国家层面密集发布促进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的政策,还是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2015年风电并网和消纳有关工作的通知,无不释放出风电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的积极信号。从近期多家风电设备企业发布的2014年业绩快报中可以看出,无论是风机整机企业还是叶片、塔筒等零部件企业,业绩均出现明显增长。而随着我国风电行业逐渐趋于稳定,加之陆上风电上网电价下调带来的新一轮“抢装潮”,都将为设备制造商带来持续稳定的新增订单,“互联网+制造业”与风电行业紧密相连。

风电机组的控制类型多种多样,按驱动链结构可分为直驱、半直驱、高速传动链,发电机类型有双馈、低速永磁、高速永磁。在风电机组智能控制方面,变桨健康诊断、振动监测、叶片健康监测、智能润滑、智能偏航、智能变桨、智能解缆、智能测试都是风机智能发展的方向。

在天顺风能(002531,股吧)董事长严俊旭看来,能源互联网也可看做是微网,这都离不开互联网,没有大数据支撑,很难做到实时、有效配置生产和消纳,这是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为风电设备行业的后起之秀,远景能源正在进入互联网和能源的中间空白地带,如在硅谷建立的全球数字能源创新中心、在日本建立的全球能效技术研究中心,开发智慧风场和智慧能源(600869,股吧)管理软件。远景能源从最初的智能风机的设计与制造,逐渐扩展到受智能传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支持的能源互联网领域。风电设备的智能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利用智能风机和智慧风场管理平台,结合物联网、云计算技术,风场一切数据和运转情况全部实现了远程监控。采用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将所有的电气控制都由一体化的设计来完成,可以增加用户收益,提高可靠性和可用率、增加电量产出,降低成本。换句话说,就是将互联网、大数据的思维应用于风电设备制造和风电场运维当中。

远景能源创始人、CEO张雷表示,“能源正在走向民主化,能源的生产和使用将不是集中式的,个体和家庭将是能源生产的主体。这类似此前的粮食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公社的模式,调动起了每家每户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联产承包责任制关键的一点,就是能源的经济性一定要达到。5年之内,风能和太阳能的成本,都会低于化石能源。伴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每当使用量增加一倍,成本就会降低20%-30%。通过能源互联网,可提供开放的、免费的平台,来调动每家生产能源的积极性。”

智慧能源平台一体化

能源互联网有望撬动国内万亿元规模的能源市场大发展,能源互联网是工业互联网在能源领域的实质性落地,能源交换平台将能促进能源交换,尤其是微网内的新能源交换,数据交换平台能够促进用电侧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为发电厂、电网公司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资金交换平台能够促进能源灵活交易,尤其是微网内的能源交易。能源互联网是兼容传统电网的,是可以充分、广泛和有效地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满足用户多样化电力需求的一种新型能源体系结构;能源互联网是能够与消费者互动的、存在竞争的一个能源消费市场,只有提高能源服务质量,才能赢得市场竞争;能源互联网不仅具备传统电网所具备的供电功能,还能为各类消费者提供一个公共的能源交换与共享平台。

原标题:掀起能源革命 “互联网+”行动计划占先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互联网+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智能用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