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农电报道正文

国网河南济源供电公司:产业“聚”变 光明相伴

2015-04-20 09:52来源:河南省济源供电公司作者:李建国关键词:济源供电公司电力改造电力需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塔吊林立、钢架擎空,焊花闪烁、机器轰鸣,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四月的豫西北济源市,万物萌发、生机盎然,沐浴浓浓春意,伴随强劲电能,产业集聚区内上项目、抓质效、促发展热潮涌动。

从产城融合设想,到高端项目引进、产业链条延伸,再到年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王屋山下、愚公故里,正在演绎着产业“聚”变的传奇。电力先行,光明相伴。产业聚变的背后,离不开电力员工的真诚奉献和栉风沐雨的艰辛付出。

电网图谱,织就“发展引擎”

“按照新的规划理念,更侧重110千伏电源点布局和园区配套设施完善,以增强电力统筹调配和互联互动能力。”4月15日,在济源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负责人陈垒指着纵横交织的电网“图谱”说,园区发展快,必须提前谋划、及时跟进。

围绕省委、省政府“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要求,济源市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的主战场,2007年开工建设虎岭、玉川、高新技术开发三个产业集聚区,次年被省政府批复为河南省首批产业集聚区。

“当时,我们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作了规划,建成投运了220千伏裴苑、110千伏轵城等输变电工程,优化了园区电力布局,但不到3年用电负荷已逼近承受极限。”陈垒说。针对产业集聚区蓬勃发展态势,他们组建专家队伍,常态调研、把脉需求,逐年编制园区电网发展“图谱”,并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机制,及时优化电网结构,完善配套功能。

筑巢引凤,凤栖巢暖。济源市坚持引进国内外一流重大项目、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强力招商引资。近年来,富士康、中煤科工、西安交大科技园等项目纷纷落地,园区发展持续升温,电力保障作用愈加突出。济源供电公司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把电网规划融入产业集聚区整体规划,增强科学性和实效性,提前满足园区扩建、项目拓展用电需求。

“电力是产业发展的引擎,供电公司主动作为、超前服务,体现了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济源市产业招商部门负责人说。

定制服务,催生“济源速度”

去年6月,力帆新能源电动汽车项目落户济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半年后首批电轿开始销售,实现当年洽谈、当年落地、当年投产、当年下线,创造了力帆“济源速度”。

“这离不开优质的电力服务。”企业管理人员告诉笔者,项目建设对电的依赖性高,起初他们担心“受困于电”,最后却“受益于电”。济源公司第一时间成立攻坚团队,主要领导跟踪督办,短时间完成勘测设计、临时电源供应及后续供电方案编制。量身定制专项供电方案,围绕项目推进实际,反复优化保障措施,倒排进度、卡死节点,集中100多人加紧施工,提前完成外围供电、开闭所建设及配电设施改造任务,为项目提前投产提供了电力保障。

位于虎岭产业集聚区的富士康济源科技园项目负责人有着同样感受,他说项目确定后,供电公司迅速制定方案,并调整里程碑计划,提前两个月投运了110千伏清源变,并根据项目需求,将12个工作日的线路改造任务压缩至48小时,保证了电力及时到位。

针对重点项目密集、电力需求旺盛的现状,济源供电公司推出“定制服务”机制,全程开辟绿色通道,做到“一个项目一个分管领导、一个攻坚团队、一个供电方案、一套专项服务措施”,实现需求调研、报装受理、电网优化、后续服务“一站到底”。落实日会商、周通报和督查督办制,统筹解决人员调配、物资输送、施工组织等一系列问题,打通瓶颈,消除制约因素,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益。目前,济源三个产业集聚区已入住企业200余家,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作者: 李建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济源供电公司查看更多>电力改造查看更多>电力需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