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生物天然气转机

2015-04-21 09:25来源:《能源》作者:徐沛宇关键词:生物天然气天然气发电生物质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发展瓶颈待破

新生事物在刚开始阶段总会遇到成长的困难,生物天然气这个古老的产业在获得新生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需要突破的瓶颈。

据了解,目前国内大多数产能1000立方米以上的装置基本都没有满负荷运行,原因是产出的气消化不了;大多数地方沼气没有走出农村,仍然不能成为主力能源。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与化石能源相比,制约生物天然气发展的不是技术、设备、项目和资金,而是政策和市场环境。

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的总产量尽管并不低,但市场化程度很低。有数据显示,我国沼气的年产量大概有160亿立方米,但是其中有140亿立方米是户用沼气,也就是说只有20亿立方米的沼气是进入市场中销售的生物天然气。

这与天然气市场开放政策有一定关系。目前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企业的天然气管网各自连接贯通,生物天然气企业生产的天然气如果要想进入两大公司的天然气管网,除了所需的管道建设资金无处落实外,其所产天然气的进入资质也没有标准,难以进入两大企业的管网。业内人士称,应该打破市场壁垒,让经营天然气管网的企业必须收购符合条件的生物质天然气。

从农村沼气向生物质天然气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还缺乏系统化的政策支持体系。中农绿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建明表示,与欧洲国家相比,我国的生物质能源政策制定比较复杂,生物质天然气的相关标准不易制定,且不易计量,导致还没有相应的补贴政策出台,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完善相关标准。

尽管诸多瓶颈待破,业内人士对生物天然气的未来仍然十分乐观。朱万斌说,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产量的不断增加,生物质产业的瓶颈一定会迎刃而解。任何产业的培养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相信生物天然气产业经过磨合期后就会发展更加壮大。

原标题:生物天然气转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物天然气查看更多>天然气发电查看更多>生物质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