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贵阳市发布蓝天保护计划(2014—2017年):城区线外五公里内不设火电厂

2015-04-21 09:3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火电厂煤炭清洁利用燃煤锅炉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蓝天保护计划”是一项整体联动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全市形成一个组织严密、号令畅通、联动高效、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体系。

为确保“蓝天保护计划”能顺利完成,市督办督查局会同市生态文明委及时将贵阳市蓝天保护计划目标任务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并不定期对各责任单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考核,以推进各项治理措施的落实。市直各有关部门和各区(市、县)政府要加强互动、密切配合,按照《贵阳市蓝天保护计划任务分解表》的工作任务要求,及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各项重点工作时间表、责任制、路线图,并抓好落实。任务牵头单位负责定期向市政府书面报送工作进展及主办、协办单位任务完成情况。

(二)科技保障

科技创新,新技术的运用是保障空气质量优良,保护蓝天的重要支撑。在实施蓝天保护计划过程中,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部门等共同参与的环保科技与产业创新联盟。政府要创造条件鼓励各科研机构深入开展大气环境领域科学研究,如:大气氧化过程、源贡献、区域性污染影响因素,碳排放、捕集、转化与封存、植被对大气污染的清除效率及机理、空气质量中长期预报预警技术等方面。同时,更要有针对性地组织科研机构开展符合贵阳市特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实用技术研究,以更好指导贵阳市蓝天保护计划工作的开展。

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撑,积极跟踪有关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并组织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要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重点推广分布式能源、交通节能减排、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家用高效油烟净化、清洁生产、高效除尘、细颗粒物控制、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等先进技术。加强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大气污染防治理念,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先进技术。

(三)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各相关部门应根据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将所需经费纳入相关部门的部门预算,对涉及民生的“煤改气”项目、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工程给予引导性资金支持。要将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建设及运行和监管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培育一批节能环保的龙头企业。

多渠道组织环保资金投入,市政府集中资金,重点投向对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的环境基础建设项目。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的信贷支持;探索排污权抵押融资模式,拓展节能环保设施融资、租赁业务;加强推进企业投保力度,确保污染事故资金及时到位。

(四)法律保障

法律是蓝天保护计划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在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市人大需会同相关部门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修订相关的法规、规章制度、实施办法等,对国家和省制定的法律法规作出补充和完善。重点健全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应急预警、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适时修订《贵阳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在机动车尾气的污染防治、餐饮油烟污染防治、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等方面制定法规,制定适合贵阳市实际的蓝天保护法规体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各区(市、县)可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保护蓝天的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

加强人大对环境执法的监督力度,确保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得到严格执行。加强执法部门联动机制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企业、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砂石土矿山、餐饮油烟等违法排污行为查处。

(五)宣传保障

防治大气污染,保护蓝天是全市的共同责任,不仅是企业,更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参与。因此,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知识普及、教育引导、百姓宣讲、公益广告等活动,动员全市践行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全市树立关心环保、认知环保、参与环保、践行环保的新风尚,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改善环境、人人行动的氛围。

此外,要加强信息公开,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及时发布我市空气质量状况及排名;环保部门和企业要按要求主动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企业污染物排放、治污设施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完善公众参与制度,鼓励市民监督和举报污染大气环境行为,对蓝天保护工作献计献策。引导媒体深入报道大气环境执法工作和蓝天保护计划行动进展,大力宣传保护大气环境的先进典型事例,及时曝光违法排污和污染大气环境的违法行为。引导全市树立关心环保、认知环保、参与环保、践行环保的新风尚,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改善环境、人人行动的良好氛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阅读下一篇
火电厂查看更多>煤炭清洁利用查看更多>燃煤锅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