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巴基斯坦的能源政治经济学

2015-05-04 14:36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王鸣野关键词:一带一路天然气管道天然气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其中第一条管道计划最早由美国人提出,为此还设立了以美国尤尼克公司为首的“中亚天然气管道集团”。该计划实际上包含了两条线,一条是土库曼-阿富汗-巴基斯坦瓜达尔线,另一条是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线。对美国来说,这两条管线不但绕开了俄罗斯和伊朗,而且距离近、修建成本低和经济可行性高,但 是要经过战乱不息的阿富汗和互为敌手的巴基斯坦和印度。为克服上述问题,美国使用了各种地缘政治手段。1996年,塔利班在阿富汗的政治格局中迅速崛起,其武装力量在很短时间横扫大半个阿富汗。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没有巴基斯坦的情报支持和沙特阿拉伯的财政援助,塔利班武装不可能在1996年底问鼎阿富汗政权。这两个国家的行动自然得到了美国默许,而这三个国家正是“中亚天然气管道集团”的合伙者。然而,由于美国克林顿政府在1998年使用巡航导弹攻击阿富汗境内“基地”组织的训练营而与塔利班交恶,遂使经过阿富汗修建油气管道的计划搁置下来。

“9˙11”事件后,阿富汗政局因为美国的军事打击发生变化,中亚-阿富汗-印度管道再度被提起。2005年初,美国驻土库曼斯坦大使雅克布森为此还与土库曼斯坦总统举行了会晤。当时这一计划还被重新更名为“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输油管道”或“跨阿富汗输油管道”,各方决定在阿富汗局势稳定的情况下在2006年动工兴建。然而,阿富汗和南亚地区局势的复杂性致使该计划仍然停留在纸面上。

最先提出在伊朗和巴基斯坦修建天然气管道的是急需能源的印度。印伊两国在1993年就已经开始谈判从伊朗修建一条直达印度的天然气管道,1995年伊朗与巴基斯坦就此问题也签署了最初协议。然而,印巴两国的紧张关系阻碍了管道计划的实施。印度一度曾设想让管道经由阿拉伯海底到达印度,但因不具备可行性而作罢。后来,伊朗核危机的演变使得管道项目变得扑朔迷离,主要原因是巴基斯坦在美国和西方的强大压力面前踌躇不前。然而,伊朗石油部长早在2005年就充满自信地说,伊朗、印度、巴基斯坦三国必将就输气管道项目达成最终协议。2010年8月,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的伊朗段破土动工。该段管道西起伊朗布什尔省阿萨卢耶市,东至靠近伊朗和巴基斯坦边境的沙赫尔,全长902公里。在巴基斯坦方,随着2011年以来美巴关系的倒退,该国对修建管道的决心也越来越坚定。到2013年,伊朗段管道铺设工程已大部完成,而巴基斯坦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本国段管道的铺设工作。当年3月,巴伊两国总统出席了在沙赫尔举行的巴基斯坦段工程开工剪彩仪式。

在巴基斯坦看来,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项目不仅能大大缓解其能源短缺,也能夯实巴伊关系基础,从而为美军撤走后双方在阿富汗的合作创造条件,而且也会对印度起到一定牵制作用,促使其改变对巴基斯坦的不妥协态度。更为重要的是,巴基斯坦还看到了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管线的中国意义:考虑到中国对外能源依赖的日益加重,大国对抗和海上主要航道的安全问题必然促使中国寻求能源进口路线的多元化,这样,深入巴基斯坦的伊朗天然气管道就有可能与中国西部新疆地区的能源进口网络实现连接,从而大大减轻中国对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的战略担忧。如果此设想成为现实,那么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管道就将出现伊朗-巴基斯坦-中国支线,从而将巴基斯坦和伊朗两国与中国的安全关系一举提高到战略层级。考虑到美国撤出后南亚地区地缘政治的变化,此举对巴基斯坦的意义尤为重大,因为中国在某种意义上也许可以取代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发展、安全和地区地位起到积极作用。(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际石油政治研究中心)

原标题:巴基斯坦的能源政治经济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带一路查看更多>天然气管道查看更多>天然气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