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大数据和云计算两大引擎或引起智慧变革(图)

2015-05-12 08:45来源:中关村在线关键词:智慧城市大数据云计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但把过去能做的事做得更好,并非互联网企业切入智慧城市带来的全部变化,和传统作为供应商的集成服务商们相比,它们为公共服务推开了一扇扇新的大门。

拿政务微信来说,截至2014年底,全国政务微信总量达到40924个。全国政务微信逐渐呈现出从发布升级为服务、查询升级为办事、分散走向统一的特点。移动的服务型政府正在微信平台上构建,而在这个平台上,公共服务正在从单向趋向双向。

段永华表示:“在互联网场景下,公共服务可以被记录、被跟踪、可评议,居民可以像跟踪一个包裹一样,跟踪自身需求被应对的过程,如果过了时限或者被苛责还可以投诉。如此一来,权力运转过程清晰明了,也就能推进对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流程再造。”马化腾在今年全国两会《关于运用移动互联网推进智慧民生发展的建议》中,同样表示,需要加快建立适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政务评估体系,切实把发展电子政务的积极性引导到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来。

此外,为了与互联网公司的渠道对接,目前各地地方政府通常采取先建设统一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的方式进行,通过平台实现对所有政务服务的整合,再分别与微信、支付宝、微博等渠道对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城市信息化运营人士告诉记者,这种机制有可能真正打破信息孤岛。“智慧城市最大的瓶颈在于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本身存在部门分割的壁垒,城管、交通、公安等系统各自为战,数据很难汇集和整合,政务上‘云’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成为政府自上而下打破分割的抓手,让不同维度的数据真正统一起来,产生价值。”

全新运营模式——“鲶鱼”冲破固化利益

在专家看来,从电子政务到智慧城市,硬件公司、系统集成商等许多利益相关方已经身在其中,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服务必然会打破这一架构。“滴滴和快的公司的发展就是互联网如何打破现有格局的写照,原有的利益相关方很可能成为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瓶颈。”张瑾表示。

就像一条条被放入水箱的“鲶鱼”,互联网公司也在搅动着整个智慧城市产业。“互联网公司拥有海量且黏性极强的用户,这不仅让触达用户变得更容易,也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供支撑。拿腾讯来说,腾讯多款产品记录下90%以上网上用户的行为以及他们对城市的关注和理解,这些数据有助于城市管理者做出更科学、准确的决策,竞争格局必然会因此而变。”胡仁杰表示。

不过,在Gartner研究总监汤彤妹看来,未来并不会出现互联网厂商一家独大的局面,它们会寻求与传统服务商结合的“双赢”模式。“就像‘鲶鱼效应’一样,有竞争力的对手进入后,会推动整个行业向前走,也给了政府选择和比较的空间,传统的服务商不太可能再靠卖硬件或者低层次的应用就要政府埋单。实际上,互联网厂商也在探讨与传统服务商诸如软件厂商、硬件提供商等形成合作的方式,从大方向上来看,参与者会探索出新的创新模式、架构和应用,一起在市场上玩,把好钢真正用在刀刃上。”

延伸阅读:2015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筹备基本就绪

原标题:大数据和云计算两大引擎或引起智慧变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城市查看更多>大数据查看更多>云计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