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市场正文

煤制油“生死线”不在市场?

2015-05-12 11:56来源:中国科技报关键词:煤制油煤化工煤炭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无形的手”定生死

在对煤制油的诸多争议中,一个没有争议的问题是,许多专家认为,政策将决定煤化工的“生死”。

据了解,发改委不断上调成品油消费税,截至今年1月12日,国内汽油消费税上调幅度达52%,柴油消费税上调幅度为50%,造成煤制油企业成本不断上涨。

“煤制油的产能一年在几百万吨,在油品行业占比较低,在低油价尚能盈利的情况下,税收却把利润吃掉了,整个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就要被高额燃油消费税扼杀在摇篮里。”邓蜀平谈到对煤制油影响最大的因素时,认为矛头不是低油价,而是政策。

因此有业内人士呼吁,在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国际油价进入下跌通道的宏观背景下,应实行差别化燃油税政策。

除此之外,碳税对煤化工的影响也相当大。我国已经向国际社会承诺,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我认为在此之前恐怕就要上碳税了。因此,煤制油即使现在赚钱,也不会超过10年,将来肯定要被征收碳税,一上碳税肯定活不了。”金涌说。

除了税收政策,国家对煤化工产品供需进行了“无形调控”——对煤化工的投资项目设置了各类门槛。

邓蜀平认为,对煤制油和煤制气设定门槛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应该放开市场行为,扶持相对有竞争力的煤化工产业。

李永旺则强调,有经济需求的、有好的利润空间的、可以适当减少进口、有利于贸易平衡的项目可以鼓励。新型煤化工需要上台阶,特别是煤炭气化过程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将被动转变为主动环保需要在技术上进行不断实践,这些事情只能靠实践才能取得进展。

“中国现代煤化工只是一个开始,应作好规划。国家的作用在于规划产业、制定标准和政策,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具体项目上,项目应该是市场筛选的结果。”李永旺说。

原标题:【观点】煤制油“生死线”不在市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制油查看更多>煤化工查看更多>煤炭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