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企业正文

“特斯拉”的中国困境

2015-05-13 08:36来源:法制周末关键词:充电桩特斯拉充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充电桩接口存5套标准

除了充电桩数量不足外,电动汽车的发展还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电动汽车和充电桩不匹配的问题。

据刘成介绍,特斯拉电动汽车只能去找特斯拉的充电桩,其他充电桩没法用。

公开资料显示,在充电接口方面,目前,国际上主要有5套充电桩标准,第一套是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创立的ICE标准,其次是由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创立的SAE标准,第三套是欧洲汽车工业协会提出的ACEA标准,第四套是由日本电动汽车协会和日本电动车充电协会推出的CHAdeMO标准,中国也于2006年推出了自己的标准,发布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

据上述特斯拉相关负责人介绍,车上用什么样的接口、尺寸大小,每个车企都有自己的标准,因为企业总想保护自己的利益,最后博弈的后果就是各个公司都生产适配自己电动汽车的充电桩。不过,这是一个正在统一的过程。

有业内人士认为,车与桩不匹配,主要是由于通信协议。直流充电桩和车是通过BMS系统来管理电池的充电情况,交流桩是通过控制引导信号,不是普通电器那样插上电就能用,桩和车会通过一定的协议通讯协调完成充电的过程。一方面既有电的交互,另一方面也有通讯的连接,而且通讯交互更重要。

该业内人士表示,快充对安全和通信协议要求更高,不像慢充那样一个简单电压电流信号就能解决,需要通讯协议。中国目前采用的通讯协议是CAN BUS,但欧洲采用PLC。这样一来,中德双方不仅是快充接口的区别,背后的通讯协议也不一致。如果要进入中国市场,进口车企必须按照中国标准做相关调整。

上述特斯拉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愿意跟任何的标准去对接,但现在国内的充电桩标准并不统一,深圳、上海和北京的标准都不一样,但我们愿意配合并推动统一标准的出台。”

利益纠缠致充电桩推广难

据了解,对于电动汽车和充电桩不兼容的问题,现在,各大厂家都是自己找汽车充电桩的生产厂家代工,生产适配自己车型充电桩,也即是说,只有车企和充电桩企业互相协调,设法去解决。

但张志勇认为,车企与充电桩企业进行沟通协调是无法解决不兼容问题的,车企和车企之间也要协调,而这个协调也是最难的。

据报道,由国家能源局担纲制定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两大文件,在2014年年底就被业内盛传即将出台,将明确充电桩(站)基础建设的中长期方向、目标要求、技术标准、各地(部委)具体分工等,但囿于能源局权限,需要协调征求工信部、国家电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九龙治水”和部门利益博弈使得文件“难产”。

一位长期研究电动车问题的业内专家称,其实充电问题远没有想象中那样复杂,现在通过技术手段完全可以把家用的充电插座改作电动车充电,根本不需要把充电站建成“形象工程”,但现实中各种利益纠缠在一起,使充电基础设施的推进速度异常缓慢。换句话说,现在充电桩推广的难点不在技术,而在于协调各种利益。

张志勇认为,从目前来看,国家应该将制定充电设施标准政策的事情真正重视起来,因为市场规模越大,将来建立统一标准的难度或者说成本也就越大。企业之间是很难进行统一的,需要由相关部门来牵头制定相应标准,但是说标准要靠近哪个企业,各个企业可能会有利益上的博弈问题,政府应该从方便车主充电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

上述特斯拉相关负责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相关标准正在制定中,预计今年年底正式发布实施。新标准发布后,特斯拉将全面支持新国标,修改新生产车辆以符合新国标的规定,同时特斯拉还会为已售出车辆提供转换设备与新国标完美兼容。”

“如果新的国家标准推出后,各个厂家都按照统一标准来做接口,这样就很容易实现‘一卡通’——任何充电桩都能进行充电的情况。”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

原标题:“特斯拉”的中国困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特斯拉查看更多>充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