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企业正文

比亚迪何以在美“破茧成蝶”

2015-06-03 08:20来源:《瞭望》新闻周刊作者:徐兴堂 王乃水 王雷关键词:比亚迪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在电动大巴领域,比亚迪美国市场没有竞争对手。得益于这种错位竞争战略,比亚迪大巴才能在度过市场初创期后在美国这一传统汽车王国迎来跨越式发展阶段。目前比亚迪电池技术至少领先全球同行业其他企业3~5年,相信凭借国内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比亚迪仅电池领域便超过千人规模的研究团队,这种优势会继续扩大,而不是缩小。

他说,美国市场有其特殊性,美国本地品牌通用、福特以及欧、日、韩系车早已将市场瓜分完毕,传统燃油车要想进军美国市场困难重重。为此,比亚迪决定选择将纯电动大巴作为打开美国市场的敲门砖。在电动大巴领域美国企业的实力十分薄弱,比亚迪电动大巴填补了其市场空白。比亚迪是把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最好的体验,以及绿色环保的理念带到了美国。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敢于“填补美国市场技术空白”,既需要勇气也需要底气。采访中,李珂再三强调了核心竞争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而知识产权是核心竞争力的最直观体现。

谈及专利、知识产权、研发,往往会有不少国内企业认为这是投入高、见效慢、回报低的行为,有这样想法的企业亟待扭转认知误区。本身就是技术人员出身的王传福认为,中国企业搞研发具有天然的优势,他形象地称之为可以实施“高科技领域的人海战术”。中国每年有700万高校毕业生,这超过芬兰整个国家的人口,而中国的人工成本也远比欧美发达国家低,通过“人海战术”,中国企业做研发完全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后来居上。

目前比亚迪有1.5万人从事研发,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0%。截至2015年4月,比亚迪全集团累计申请专利12580项,其中8846项专利已被授权。2013年比亚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99件,在国内企业(不含港澳台)中排名第五,汽车领域排名第一。

善用事半功倍“跳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大部分中国企业而言,开拓美国这样一个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的市场,一定要利用好各种事半功倍的“跳板”。

一是早期市场开拓阶段要多采取B2B(企业对企业)模式。作为世界制造工厂,近年来“中国制造”的质量其实已经有相当水准,包括苹果在内的众多国际知名跨国企业都在中国设有制造基地。但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原因,当前中国制造在国际上尚未塑造“高品质”形象。在这种情况下,对有实力的中国工业企业来说,采取B2B模式就是一个十分实用的跳板。

李珂说,企业客户有各种手段可以检测和评估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而消费者往往仅凭知名度和第一印象,先打通企业通道、再做消费者市场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亚迪的很多产品都是通过B2B方式打败竞争对手,赢得市场订单。目前中国走出去较为成功的制造业企业,包括华为等,基本都是采取B2B模式。

原标题:比亚迪何以在美“破茧成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比亚迪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电池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