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变电工程市场正文

超导输电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5-07-06 10:34来源:电工技术学报关键词:超导输电直流输电输电网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其中,美国南方电线公司于1999年首先将30m长、12.5kV/1.25kA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安装在其总部进行供电运行;丹麦于2001年研制出30m长、36kV/2kA的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并进行并网运行实验。

此后,国际上有多组更长距离的高温超导电缆并入实际电网运行,主要集中在美国,包括长度分别为200m、350m以及目前国际上最长的600m(138kV/2kA)等三组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已经完成了研制,并投入到实际电网示范运行(如图3所示)。2006年,日本住友公司完成了全球第一组以商业化方式订制的100m长、22.9kV/1.25kA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的开发并交付韩国使用。

国际上还计划开展更长距离的高温超导电缆的研究开发。例如,美国计划研制长度为1,760m、容量为13.8kV/2kA的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并在新奥尔良市更换一段满负荷运行的地下常规电缆;荷兰于2007年底启动了长度达6,000m、容量为50kV/3kA的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的前期工作,计划在阿姆斯特丹市更换一段目前已经超负荷运行的充气常规电缆,同时将传输电压等级由常规电缆的150kV降到超导电缆的50kV;美国超导公司与韩国LS电缆公司于2009年9月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韩国现有电力传输网采用高温超导电缆的进程,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实现50公里高温超导电缆在实际商业电网中的使用和服务。

我国自“九五”计划以来就开展高温超导电缆的研究。1998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和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合作研制成功1米长、1000A的Bi系高温超导直流输电电缆模型,2000年又完成6米长、2000A高温超导直流输电电缆的研制和实验。

“十五”期间,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于2003年研制出10米、10.5kV/1.5kA三相交流高温超导输电电缆。在此基础上,2004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甘肃长通电缆公司等合作研制成功75米、10.5kV/1.5kA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并安装在甘肃长通电缆公司为车间供电运行。

2011年2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在甘肃白银市政府支持下,在白银市建成10.5kV/630kVA超导变电站,该75米、10.5kV/1.5kA高温超导电缆随即移装在超导变电站中运行至今(如图4所示)。

图4白银超导变电站中的三相75米、10.5kV/1.5kA高温超导电缆

原标题:超导输电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超导输电查看更多>直流输电查看更多>输电网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