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互联网+”时代 如何迎接跨界融合与变革?

2015-07-06 15:09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作者:邓淑华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国务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们思考未来如何创立企业,如何使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生存发展,得出的结论是:机会越来越多,活得越来越不容易。创业成功是意外,不成功是常态。因此,应更好地学习和努力。

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正迎来创业的好时机,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平台。今天的创业是低成本、低风险,平台基本免费,大数据、存储性、计算能力等都可以以最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平台可使创业者获得更多资源,通过小的改变或者合作创新,用一个很小的软件与手机结合、与APPS结合、与相关平台结合,各种资源的结合正在创造出一个巨大的商业社会。

傅承鹏:加强学习能力非常重要。无论是在校生还是非在校生,学习成本越来越低,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通过高速、有效、便捷的方式不断充实自己,最终很多东西都是可以改变。

凯文˙凯利:大多数颠覆性创新都来自企业外部。比如几十年前的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是最强大的电脑生产企业,在当时没有企业能与之相抗衡。但是后来,IBM被软件企业微软超越。我们只所以能一次次看到这样的例子,是因为颠覆的机会实际上在行业龙头企业还很强大时就已存在,只是在当时大多数人看来根本行不通,是没有办法获得盈利的“愚蠢想法”。但是,很多成功其实都源自于“愚蠢想法”,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才能知道,只有经历了失败才会有新机遇。

新闻链接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新态势明显

本报讯 在近日举行的的第13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上,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发布《新华(大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指数报告(2015)》,对2014年全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特点及国内软件业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归纳。

报告指出,2014年,全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主要呈现六大特点:第一,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全球软件产业规模达15003亿美元,同比增速在经历了2012年的下滑后稳定反弹,达到5%。

第二,区域分布特色鲜明。全球百强软件企业有一半以上分布在美国,英国和德国分列第二、三位,其余上榜企业也以欧洲国家居多;亚洲上榜企业仅分布于中国和日本。

第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软件企业从提供复杂产品转变为提供以“云服务”开发为前提的、更便于使用的应用程序。硬件设备在价格上的竞争愈加激烈,硬件企业也进入了提供增值软件或服务的新阶段,软硬件融合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

第四,并购整合步伐加快。企业开展战略并购能获取更多客户、收入及先进技术;并购整合在推动产业资源聚集方面也具有很大推动作用。

第五,大数据成为全球IT支出新增点。2014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285亿美元,同比增长53.2%,快速增长态势不变,且远快于整个信息和通信技术市场的增长速度。

第六,软硬件融合开启新时代。2014年,革命性智能终端iWatch激活了可穿戴市场,新一代网络技术4G也进入快速普及期。随着硬件不断取得革命性的创新,软件产业将撬动巨大的市场空间。

报告认为,2014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也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特征:第一,产业规模增速放缓,软件出口规模扩大。中国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2%,增速较2013年持续放缓。

原标题:“互联网+”时代 如何迎接跨界融合与变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互联网+查看更多>大数据查看更多>国务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