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解析】电力行业的焦虑 你看懂多少

2015-07-09 08:32来源:无所不能微信作者:陈宗法关键词:电力行业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是经济稳增长的压力加大,地方政府、工商业用户希望借助电改分享蛋糕。长期以来,我国电力行业的电价交叉补贴严重。为保障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补贴居民、农业用电,工商业用电的电价明显偏高,导致工商业企业的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下降。经济新常态下,全国各地经济稳增长的压力加大,一些高耗能行业、实体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近年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政府大力简政放权,放权于市场,放权于地方政府,能源领域力度最大,除保留核电、大型水电外,其他电力建设项目的核准都交给了地方,即使新电改也先试点,再推广,地方政府拥有很大的主动权。由于各地经济下行、工商业用户特别是高耗能用户对电价下调有强烈的诉求,再加电企多属央企,云南、贵州等一些能源外输基地纷纷要求参与电改,抓住电力过剩的时机,借助市场交易降低电价。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的全国电改工作会上曾发出“警告”,避免借电改名义发展高耗能产业,使直接交易等变成降低高耗能企业成本的特殊政策。

从电企角度分析,新电改不仅时机不利,而且对经营理念、安全管理、商业模式、客户服务等产生重大而又深刻的影响。随着电力装机刚性增长与电力需求迅速下降矛盾的日益尖锐,未来电力市场化竞争进一步加剧,提高市场直接交易份额,发电人将告别单纯发电时代,工作更富挑战,影响企业盈亏的因素更加复杂多变,发电行业未来有可能出现盈亏分化,优胜劣汰,兼并重组,从目前的“同甘共苦”到未来的“贫富分化”,从“一群肉猪”分化为“大象蚂蚁”。

有人也许会说,上述因素对电企的影响本来就客观存在。殊不知,在不太有利的时机,注入新电改的“市场”因素,催生并加剧了“发酵”,使电企的未来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如果在过去电力严重短缺时期,即使也是9号文的改革内容,将会是电价刚性上涨的局面。

可见,新电改之初,在300多万电企员工中,一些基层员工有担忧、有迷惘、有等待、有焦虑,完全可以理解。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电企员工清醒地意识到,电力市场化改革是一只迟早要落的“靴子”,上一轮“竞价上网”已有过试点,担心彷徨、迟疑不决已没有必要,重要的是要以开放的心态,主动适应改革,做好应对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如积极开展经济转型、股市剧震与电力需求关系的研究,密切跟踪新电改试点省区动向,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探索成立售电公司等。同时,借力新电改,积极推动自身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消除体制机制障碍,趋利避害,降本增效,挖潜新的商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标题:面对电改,电企及员工为何焦虑?这些问题也许你没看到(深度好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行业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