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首发】对朱小令质疑上海外三电厂“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及“251工程”的调查研究

2015-07-24 08:3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作者:李长友 王述兴 何志贤关键词: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 质疑的第五个问题是: 对“251工程”必要性的质疑

朱先生在其文章中说:“提高汽轮机组进汽初参数,其主要难点是受到高温材料和焊接技术制约。目前,在600℃的高温材料上,有的国产锅炉中的高温过热器材料仍依靠进口。更不要说700℃材料的技术研发。而在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上,目前欧洲、日本、美国虽然已经制定了自己的战略计划,尽管有的国家已取得最大成效,但是,由于持续的技术和资金压力,也已经进展缓慢或者停止。为什么技术先进的国家在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研究已经进展的情况之下,却放慢或者停止技术研发而不搞了呢?既然我们执意坚持要搞,高温材料是得从国外购买,还是全部由国产制造”?

我们发现,在朱先生所参考的外三的PPT中,对“251”技术描述得非常清楚:

外三PPT的第一段写道:“根据SIMENS所做的热平衡计算表明,若采用600℃等级蒸汽参数及二次再热,高/低位布置方案,其汽轮发电机的热耗水平相对目前一次再热常规布置方案可再下降5%。若再集成外三已成熟的节能创新技术,机组含脱硫、脱硝的净效率可达49%的划时代水平。若将来700℃材料成熟,机组净效率可进一步升至52%”。

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所谓:“251”指的是“135万千瓦高低位双轴二次再热超超临界发电机组”,采用的是现有成熟的600℃材料,机组的设计供电煤耗可达到251克/千瓦时,折合净效率48.92%。由于采用高、低位布置设计,高温高压管道的长度可降至原长度的15%,极大地降低了散热和阻力损失,同时能使原管道造价太贵,性价比不高的二次再热技术的性价比得到极大地提升。因此,目前的“251”是在600℃材料的基础上达到的,虽然其48.92%的净效率已远超国外正在研发中的700℃技术的47%的期望净效率。

因我国目前的600℃级大口径高温蒸汽管道基本依靠进口,从2005年至今,进口量高达50多万吨,耗资700亿以上。若此项技术得以推广,可极大地降低此类物资的进口。

当然,如果将来的700℃材料开发成熟,不管是我们必须进口或我国可自主生产,高低位分轴布置技术可极大地降低超级镍基大口径蒸汽管道的使用量,从而可大大降低成本而打开了下一代700℃技术的发展瓶颈。待将来700℃材料成熟从而可采用700℃蒸汽参数时,其供电煤耗可进一步降至236克/千瓦时。至于朱小令先生“对“251工程”(即高低位分轴布置的汽轮发电机技术)必要性的质疑”并说打算“也申请个专利,把锅炉放到汽轮发电机组平台或零米层以下,汽轮发电机组同轴布置在同一运转平台上,同用一个集控室,管道、热控线缆等更短,比汽轮发电机组高、低位分轴布置还要好……”,这根本不是什么“质疑”,国家专利局是开放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去申请,没人拦着。不过需指出的是,由于技术和造价限制,到目前为止,上海最深的大直径基坑的开挖深度为38m,要将一个大型锅炉安装到零米以下70m—100m深度,且不论惊人的造价和运行安全问题,技术上还没有能力。其他不同地质地区的情况也类似。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查看更多>燃煤电厂查看更多>超低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