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如何正确理解《中国制造2025》是关键

2015-07-24 13:49来源:OFweek 3D打印网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过去,汽车一直是在相对封闭的体系中进行生产,而在工业4.0的构架中,未来汽车企业的各部门都将对外开放。消费者可以将自己的需求输入制造系统,企业则按照这些定制需求,开发产品或对其进行改进和调整。

智能化的生产体系使得每一个汽车零部件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认证,并贯穿其整个生产、装备和服务环节,便于管理和追溯。机器与机器之间有了实现交流的可能性,它们可以根据产品性能、环境要求等参数,结合大数据去寻找相应材料,每台机器也可根据产品特性做相应调节,进行零部件匹配性生产。

虽然目前汽车生产线已经可以实现相对柔性化的生产,但未来,这种柔性会进一步加大,更极端的构想是,汽车工厂实现网络化、分布式、模块化的生产,社区工厂就可以生产消费者想要的车型。

工业4.0时代,汽车共享模式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这种模式改变了汽车的销售模式和使用方式,汽车企业更多将通过提供服务实现盈利,而其发展出的新商业模式对各国也意味着重新洗牌,谁先开发出新的商业模式,谁就将占领更大的市场。

现实的残酷性则恰恰在于在美好的图景背后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中国制造业包括汽车制造业本身基础薄弱,甚至在还没有完成自动化的情况下,就要跨步迈进信息化。虽然国内也有类似兰光创新这样的企业成功开发出构建智能工厂所需要的软件流程体系,但比起软件、硬件、智能设备和体系等等,专业人才的作用可能更大。

事实上,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来看,人才的匮乏可能是中国走向工业4.0面临的最大困难,虽然像同济大学这样的先行者已经开始着手为工业4.0培养人才,但技术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的匮乏依旧是需要艰难跨越的重要障碍。

因为,在整个工业4.0所设想的生产过程中,人仍是信息交互、决策和流程优化的核心载体。

原标题:如何正确理解《中国制造2025》是关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德国工业4.0查看更多>美国工业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