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充换电站评论正文

民资充电站之惑:花9个月与政府沟通建仅用2周

2015-07-27 17:23来源:《瞭望东方周刊》作者:徐颖 徐晴晴关键词:充电桩充电站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追日电气董事长陈建国告诉本刊记者,充电桩的前期研发耗资巨大,5年研发费用约千万元,没有一定的科研实力和其他产品的补贴、输血,单纯做这一个产品,企业很难生存。

2010年8月,追日电气曾在企业所在地湖北襄阳建成国内首座具备商业运营条件的太阳能光伏智能充电站。其主营业务是集光伏电站、电动汽车充电、动力电池总成等,也是东风日产充电项目的合作伙伴。

2015年,追日电气还获得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公交停车场充电设备采购合同,为上海漕宝公交停车场提供70台充电设备和配套设备。

“追日电气销售的乘用车充电桩占30%,大巴车充电桩占70%,虽然销售量大但价值低,充电桩行业发展比较困难的是市场推广,这和整个政策走向相关。现在只有中央的大政策,没有地方政策。”陈建国说。

他认为,以可再生能源为新能源车充电,才可以真正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2009年起追日电气就着手做光伏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受到国际客户的追捧,销售到了阿联酋等地。

庞雷也认为,光伏充电站以后一定是趋势,技术操作简单,但如何把商业模式走通是关键。光伏充电站的成本并不会比其他形式成本更高。

截至2014年底,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刚刚超过12万辆,如果未来电动汽车达到四五百万辆时,电网负荷必将是个问题。“分布式发电和储能嫁接使电力来源更加绿色,这个模式本身就是可持续的。”庞雷说。

重建设、轻运营?

在没有成功商业模式的情况下,如何协调捆绑各方利益、选择场地与物业合作是摆在面前的现实挑战。

2014年下半年,江苏南京、河北、上海、广东佛山、江西等地均公布了充电服务费收取标准。目前不少地区规定的充电服务费标准均在每度0.8元之上,合肥、河北、佛山分别为1.7元、1.6元、1.2元。

在北京,上限标准为当日92号汽油每升最高零售价的15%,“核算下来北京充电服务费应该在每度0.96元,从2015年3月中旬到现在华贸商圈的充电站已经为用户充了10万度电。如果按照一辆车平均充10~12度电,至少充了8000~1万辆车。这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一家盈利的充电站。”他说。

富电科技充电站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两部分:基础电价和充电服务费。基础电价是大工业电价每度0.57元,充电服务费第一年按照每度电0.97元收取,所以总的充电收费标准是每度电1.54元。

按照庞雷提供的数据,目前一个充电桩一个半月可充10万度,按此估算一年收费在120万元左右。要收回1300万元的投资,需要大约11年。而且目前为了吸引用户,他们仍按过去每度电0.8元收费。

据他介绍,20个快充充电桩每个成本约16万元,80个慢充充电桩每个约6000元到1万元,充电桩成本约占建设成本的40%,其他还包括安装成本、布线成本、导视系统,但运营成本并不在其中。

他希望政府未来能对充电桩的运营予以补贴,“现在预估华贸商圈充电站每年的运营成本在60万元左右。”

但庞雷对于充电站的盈利十分自信。他预测华贸中心充电站7年可以收回成本,甚至更早,而且两年内可以实现运营层面的盈利。

盈利模式要创新

富电科技正在与比利时的薯条公司商讨合作,在充电站旁边建设薯条站。

两个月后,充电站旁的健身房也将营业。庞雷认为,希望接触新能源车主的商家是带来利润的重要角色,而充电站或许也会出现传统展位展示商品,让利于消费者,“很有可能5年后我们就都免费充电了”。

陈建国说:“目前追日电气也在搭建充电桩互联网平台,尝试把充电桩的屏幕开发成广告平台。寻找充电桩的手机APP,也算是终端媒体。我们的上海研发中心就在尝试研发此类APP,充电桩数量越多,最终上传云端的信息量也越大。”

原标题:民资充电站之惑:花9个月与政府沟通建仅用2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充电站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