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网建设政策正文

“中国制造2025”南京实施方案出台 三年打造南京产业升级版

2015-07-31 16:31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关键词:智能电网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6.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以产业链高端和技术创新环节作为招商引资重点,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引资力度,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促进引资与引技、引智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的综合效应与溢出效应。(责任单位:市投促委)

27.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根据现阶段国家对加工贸易的政策导向和国际市场环境,引导和带动全市加工贸易企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创新加工贸易增长方式,推动加工贸易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大力引进龙头型、带动型先进制造业项目和终端产品制造企业,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和大型物流企业用好保税仓储优惠政策,进区设立保税仓库。支持区内加工贸易企业拓展外发加工、委内加工、返区维修、深加工结转等保税功能,带动地方产业配套。(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投促委)

28.加速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宁镇扬同城化。以打造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门户城市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为标杆,加速南京都市圈一体化进程,实现都市圈规划共编、设施共建、服务共享、环境共治、安全共保,提升南京区域发展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发展,实施区域协同发展策略,将宁镇扬板块打造为功能提升的都会区、交通一体的同城区、科技创新合作区、和谐生态的品质宜居区。(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环保局)

29.推进企业“走出去”。积极引导南京优势产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找资源、拓市场、谋发展,实现企业国际化经营,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鼓励高端装备、先进技术、优势产能向境外转移。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提高国际合作水平。进一步培育六合数控机床、高新区生物医药、化工园新材料等7个市级出口创新基地,实现基地梯度化发展。(责任单位:市投促委、市商务局、市经信委)

(七)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30.推动产业错位集聚发展。以江北新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统筹全市产业布局,围绕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成链发展、关联发展,鼓励各区域错位布局、特色发展。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发展2—3个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省级开发区重点发展1—2个主导产业,全力打造五百亿级产业集群。依托“6谷21园”,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市级层面严格按照各区域产业定位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做强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聚。(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投促委、市商务局)

31.深入推进工业布局调整。继续推进主城区域工业布局调整,结合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推动工业生产企业“退城入园”。加快实施四大片区工业布局调整,有序推动片区整治、重点企业搬迁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到2017年基本完成金陵石化烷基苯厂、华能电厂等重点企业搬迁关停工作,四大片区内除与重点骨干企业紧密配套的中小工业企业外基本实现全部关停。(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环保局)

32.加快中小企业特色集群发展。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托现有的各级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先进制造业主导型镇街,以区域主导产业为核心,推动和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的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发展载体。支持公共性、公益性专业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社会资源新建服务平台。到2017年,培育20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聚区,培育30个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建成100家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八)加快实施绿色制造,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3.进一步遏制“两高”行业发展。执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制定环境保护准入负面清单。推进大气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今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新增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指标,应依照规定通过排污权交易取得。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实行碳排放统计制度,编制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制度,完成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

34.加快工业领域节能改造。以石化、钢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组织实施工业锅炉(窑炉)、电机系统、余热余压利用、能源系统优化等重点节能工程,完善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实施能源动态监控和优化管理,每年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减排项目,推进节能降耗。(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环保局)

3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开展“三废”循环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技术应用,积极推进工程机械、机床、电机等旧工业产品再制造利用,努力推进制造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2015年完成四大国家级开发区循环化改造任务。到2017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9%,建成国家级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环保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智能制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