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力通信技术正文

【探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双向互动功能设计及关键技术

2015-09-11 14:32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作者:祝恩国 窦健关键词: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电力需求响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6、设备控制

双向互动功能的实现可进一步拓宽电力客户对用电设备的控制方式,用户可通过智能用电终端、互联网远程通信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实现智能用电设备的实时监测与控制。

7、用电策略

电网公司应为电力客户建立个人用电档案,统计分析其日常用电数据,绘制用电负荷曲线,并根据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及相关时效性政策,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用电策略,利用手机客户端、智能用电终端、线上个人账户等双向互动平台,下发到用户手中。

双向互动需求模型

1、专变用户双向互动需求模型

专变用户的用电负荷具有持续时间长、负荷量大、负荷成分多样且大都为对用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一二级负荷等特点。其用电诉求主要集中在供电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且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双向互动具有很好的实施基础;对于新能源接入、用电管理和分析等智能用电理念,具有资金、地域等固有的一些优势。专变用户双向互动需求模型包括电量统计和分析、用电监测及信息共享、用电服务指导、与其连接的大电网运行情况以及用电相关的时效性政策信息发布。

2、一般工商业用户双向互动需求模型

一般工商业用户的用电负荷具有时间规律性强、负荷成分较为单一、负荷量稳定且数额较大等特点。其用电诉求主要集中在供电经济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方面,且对需求侧响应、实时电价、阶梯电价的双向互动具有较好的实施基础;对节能补贴、降低费用等政策比较灵敏,便于实施相关政策倾斜;对大型蓄冷蓄热改造工程和移动客户端的控制接入等具有一些固有优势。一般工商业用户的双向互动需求模型包括电量统计和分析、用电监测及信息共享、远程用电指导、节能减排等。

3、居民用户双向互动需求模型

居民用户的用电负荷具有持续时间短、负荷量小、负荷组成简单且易受气候季节变化影响、用电时间集中、负荷曲线波动较大等特点。其用电诉求主要集中在供电可靠性、用电安全性及经济性、购电便携性等方面,对智能小区、智能楼宇、智能家居等新型用电模式具有很好的实施基础;对科学用电指导、家庭能效管理等双向互动理念具有较为迫切的需求。居民用户的双向互动需求模型包括电量统计和分析、用电监测及信息共享、智能用电相关服务、系统维护及故障处理等。

支撑双向互动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

1、数据存储技术

数据存储作为大数据时代通信领域必不可少的核心技术,是智能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为实现海量互动数据在采集系统主站的安全高效存储,双向互动功能采用云存储设计思想,以用户为单位,利用MongoDB存储每个用户数据的元数据信息,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存储实际数据,实现了对不同类型非结构化数据的有效存储。

原标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双向互动功能设计及关键技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用电信息采集查看更多>电力需求响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