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中国核电:漫漫自主路

2015-09-14 08:45来源:《财经》作者:韩舒淋关键词:中国核电核电建设核电走出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经过三年的招标谈判,最终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技术战胜法国阿海珐公司的EPR技术中标,被确定为中国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对象。随后新的核电央企——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成立,全面负责AP1000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

原来隶属于中核集团的上海核工程设计研究院,被划给新成立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任务是在AP1000基础上研发CAP1400技术。据国家核电专家委员会主任陈肇博回忆,在引进技术的谈判过程中,中美两方达成协议,如中方自己开发的非能动大型压水堆功率超过135万千瓦,则中方拥有知识产权,可以对第三国出口。但对美国和日本出口,须与西屋公司合作。

功率达到135万千瓦,成为上海核工院自主开发的关键指标。不过,谈判中并未明确135万千瓦是毛功率还是净功率,这给后续工作带来了曲折。

上海核工院院长郑明光向《财经》记者介绍,2009年,西屋提出,中方设计的CAP1400,虽然毛功率达到135万千瓦以上,但是净功率只有128万千瓦,因此不能承认中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西屋认为,135万千瓦的条件指净功率,而中方认为是毛功率。

最后,上海核工院重新设计,堆芯功率从3730MW提升到4040MW,安全壳、蒸汽发生器、主泵、主管道等关键设备也重新设计,突破了135万千瓦净功率的限制,预期达到140万千瓦。在核心的堆芯设计上,AP1000为157组件堆芯,而CAP1400为193组件堆芯技术。

2014年1月,CAP1400通过了能源局初步设计审查。同年9月,CAP1400初步安全分析报告获得核安全局审评通过,这一安全审评启动于2013年3月,历时17个月,直接参与审评的专家学者有260多人,经30多次的对话、讨论,共计提出并解答问题5000余个,前后形成了1000多个工作单,被视作国内范围最广和程度最深的一次核安全审评。郑明光对《财经》记者说,目前CAP1400的施工设计已经完成80%,现场也早已具备开工条件。

不过相比于已经落地的华龙一号,CAP1400目前仍然在苦候项目核准。环保部核安全局有关人士向《财经》记者介绍,目前核安全局针对CAP1400项目的安全审评工作已经基本结束,评价报告基本准备完毕,只剩召开最后的专家委员会会议。但在国务院核准之前,核安全局无法发放建造许可证。

业内普遍认为,CAP1400重大专项在2015年内开工是大概率事件。

设备国产化爬坡

中国核电发展初期,限于国内设备商的制造能力,设备国产化率并不高。大亚湾核电站的设备,几乎全部进口。

国内设备商能力的突破始于最近十年。“十一五”期间,大批“二代+”技术机组批量上马,使得国内设备商的制造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在与核岛相关的大部分关键设备上,已逐步实现了国内供货。

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是高层有组织地推进设备国产化的开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原总工隋永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在广州召开了红沿河核电项目设备国产化工作会议,决定以红沿河项目为依托工程,以大型铸锻件和核级泵阀为突破口,通过联合攻关,使依托工程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5%。

此后,陆续开工的宁德、福清、阳江、防城港等一批二代+技术的核电站,秉承了设备国产化的路线,国产化率不断提高。正在施工中的阳江5号、6号机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85%。

这一轮设备国产化进程中,包括蒸汽发生器、反应堆压力容器、冷却主泵、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主管道、汽轮机等核岛与常规岛的核心设备,均实现了国产化制造,二代+核电的核心供应链已经相当成熟。

核岛设备的国产化,直接驱动了核电站建造成本的大幅下降。隋永滨举例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进口核电压力容器的成本大约是2.3亿元至2.4亿元,而目前国产压力容器价格已经降到1.2亿元左右。

随着AP1000技术的引进,中国设备商又开始了新一轮追赶爬坡。在三代技术引进过程中,除了核电站相关的设计技术引进之外,西屋公司还联合了EMD、斗山重工、SPX、安萨尔多等国外企业,进行了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转让。

作为新技术的首批示范项目,西屋公司提出的严苛标准,一度让国内设备商非常不适应。隋永滨举例称,在对锻件封头进行气孔、杂质探伤时,过去只是垂直于曲面进行探伤,而美方要求不仅要垂直探伤,还增加了45度夹角的探伤。“我们有一批锻件,只进行垂直探伤,是合格的,但是进行45度探伤之后就不合格,就需要重做。”

三代技术的严苛标准,让国内设备商不得不投入重金进行技术研发。核电的大型铸锻件技术,是核电设备的关键基础技术,也是此前我国未能完全掌握的技术之一。中国一重(601106,股吧)(601106.SH)是这一领域研发的龙头企业,据了解,为了提升热加工工艺,中国一重投入40多亿元,改造了一整套钢水熔炼设备、锻造设备、热处理设备、机加工设备和探伤检验设备。

原标题:中国核电:漫漫自主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核电查看更多>核电建设查看更多>核电走出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