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评论正文

充电桩淘金潮:未来要怎么赌

2015-09-17 06:45来源:能源杂志关键词: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特斯拉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割据时代的终结

大约在2009年,我国曾经进入过一段短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黄金时期。2009年,科技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共同启动了公共领域的“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程,即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仅2009年中央财政对公交系统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就达到10亿元。

这段时间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电动汽车大跃进时期,然而揠苗助长式的拉动并未给充电桩市场带来想象中的发展。相反,在随后的几年里,这些早期的充电桩却陷入了被弃用的尴尬境地。

“早期进军的企业经验不足,对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认识还没有那么高,车企的发展思路还停留在传统车企思维方式上,认为车是车,桩是桩,车与桩的交流还很少。充电桩企业之间也各自为营,最后导致市面上的充电桩有各种各样的接口。”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永东告诉《能源》记者。

刘永东所描述的情景是早期充电桩市场的乱象。由于充电桩在建造成本、周期上都短于传统加油站、加气站,使得早期的企业误认为充电桩门槛很低,结果进去的企业不断碰到商业模式、电价及利益相关者协调方面的问题,再加上电动汽车市场保有量始终上不去,充电桩市场最终陷入了停滞。

有研究者认为,这段时间进去的企业基本都交了不菲的学费。但这些企业所走的的弯路也引发了从业者的思考——相比无序的竞争,有序的竞争与对当时充电桩的整合,是解决行业乱象的良好方法。

有序的竞争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而对充电桩的整合,需要让不同公司所运营的充电桩实现互联互通。其关键是需要实现两个标准化:首先是充电接口的标准化,其次是充电通信协议的标准化。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是充电桩标准化的牵头单位,而参与的企业不仅有传统国企,陆续也有不少民企和外企都参与了进来。

充电桩标准化改造和通信协议的统一,关系到一些布局企业当前电桩的改造,这使不少企业都希望最终能采用自己的标准。

“企业间对标准的理解不同,使得每次围绕标准的探讨十分激烈,有时甚至可以用针锋相对来形容,但无论最后采用谁的技术,其根本还是要让市场上的充电桩实现兼容。”刘永东告诉记者。

尽管有分歧,但是企业的初衷基本是一致的。实现充电桩兼容,一是极大的保障了充电安全,提高了行业可信度;二是间接提高了充电桩的保有量,打消了电动车主对充电设施的疑虑。

“当前行业乱象正在结束,国家层面的政策又令从业者欣慰”,刘永东表示:“能源局牵头制定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规划》、《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尽管尚未发布,却成体系的回答了充电设施中的一些问题和对商业模式的解决办法,为实现充电桩的互联互通创造了有利条件。”

充电桩的互联互通,激发出了多样化的商业模式。这进而衍生出了更为广阔的市场,也创造了一大批有互联网思维的创业者加入到市场中,使沉寂已久的充电桩市场重新焕发出了活力。

互联网公司的赌局

乐视进军电动汽车已不是什么秘密,但乐视高调宣布进军电动汽车市场的同时,一家专注于充电桩软件开发的互联网企业悄然引爆了公众视线。这家公司叫“电桩”,其创始人“先越”是一名年轻的80后,这家创立不到1年的互联网公司,在短短时间内,将业务布局到全国20多座城市。

原标题:充电桩淘金潮:赌局与未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特斯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