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探究德国工业4.0的奥秘

2015-09-24 16:21来源:微众网关键词:工业4.0大数据人工智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KUKA的机器人工业,让我们初窥工业4.0峥嵘:KUKA才是工业4.0应用之典范,其市场虽不及瑞士ABB,但能够将互联网、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完整串联,已经代表了工业4.0前沿水平。

KUKA将四大技术串联,带给我们无言震撼:工业4.0如此宁静。

不同于KUKA的高冷形象,FESTO给外界更多人文气息,同样以工业4.0为标签,FESTO的业务主要在于工业自动化集成和培训。

FESTO——德国制造业“产学结合”理念的践行者

FESTO全球培训中心放在了卡尔斯鲁厄,这家培训中心的特点是各类自动化模型,工业4.0的理念在这里进行前沿探索。

FESTO也是德国制造业“产学结合”理念的践行者,FESTO培训业务的重点客户就是德国各大高校,学生直接到工厂学习、践行和工作,构成了德系制造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底层教育体系。

有趣的是,FESTO同样为家族企业,雇员超过了万人,年收入超过30亿欧元。上文提及过,支撑德国工业的是数量超过80%的中小家族企业,他们也被称为德国制造的“隐性冠军”,FESTO是其中很具规模的企业。

这些家族企业拥有很不错的营收和利润,但在资本层面并没有过多追求,不谋求外部融资也不以上市为目的,与美国企业的经营理念有不小差异,在秉承美式投资理念的中国资本市场看来,也觉得颇为有趣。探讨适合欧洲特别是德国工业体系的投资理念,应该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研究命题之一。

值得中国资本市场注意的另外个有趣现象是德国工业的“产学研”一体化体系,中国高校教育体系与市场脱离长期被诟病,以互联网理念进行改造成为不少创业者瞄准的方向,德国的理念颇为值得借鉴。

1、德国政府主导下,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采用独特的“合同科研”模式,企业通过与协会合作,可享有促进协会的各项研究成果,甚至得到为其“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和研究成果。奥巴马政府也在积极学习这种模式,以此为样板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

2、德国人将品牌宣传举到了最高层级,公司无论大小,自成立起品牌公关部门就要建立。但不同于国内品牌宣传以社交传播和抖机灵为能事,德国企业的品牌宣传仍然是以媒体传播为核心。

Fraunhofer模式——奥巴马政府也在积极学习,已按照模型建立45个科研机构

第三天,我们拜访了德国软件巨头SAP和Fraunhofer-Gesellschaft(中文翻译叫做: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后者也是欧洲和德国最大规模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

坐落在卡尔斯鲁厄的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是德国第一,也是整个欧洲第一流的科研协会,这家协会在德国工业4.0建设方面承担了两大任务:一是将工业4.0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二是为整个德国制定工业4.0标准细则,后一项任务更重要。

德国政府主导下,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采用独特的“合同科研”模式,企业通过与协会合作,可享有促进协会的各项研究成果,甚至得到为其“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和研究成果。

德国人民天然严谨和遵守秩序的民族特征,使得政府主导下,由研究所为所有工厂制定标准成为可能。奥巴马政府也在积极学习Fraunhofer模式,以此为样板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美国已参照“弗劳恩霍夫”模式建立45个应用型科研机构。

原标题:探究德国工业4.0的奥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4.0查看更多>大数据查看更多>人工智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