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充换电站市场正文

充电桩建设爆发在即 国标国际化成隐忧

2015-09-25 07:58来源:经济观察网作者:刘晓林关键词:充电桩充电站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语:大规模投资和建设新能源充电桩的热潮也将真正来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部署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我在美国每建一个充电桩,就相当于为日本充电标准成为国际通行标准出了一分力。所以我很纠结,我很希望建的是使用我们中国标准的充电桩。”富电科技董事长庞雷表达这个观点时,是正在向记者介绍其在国内未来两年高达100亿的投资话题中。作为唯一一家通过美国、欧盟和中国专业认证的充电桩制造商,富电科技在兴奋于国内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内充电标准迟迟不能出台而焦虑。

9月22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发布公告称,“GB/T 2023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3项系列国家标准已经通过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审查,我国充电接口标准修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同时,大规模投资和建设新能源充电桩的热潮也将真正来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部署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在庞雷看来,这只是第一步,“我希望业界能够关注中国标准国际化的问题,因为中国充电标准的国际地位直接决定着未来我们在新能源全球产业链上的主动权。”

充电标准之争

事实上,早在5年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端,业内群起讨论中国通过电动车实现汽车业弯道超车的梦想时,与欧美日等汽车强国争夺全球充电标准制定者的身份,就成为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支撑。但国内电动车发展初期的混乱和电动车技术的不稳定导致了以造车为重心,服务设施及标准建设都滞后的状况。

9月23日的工信部公告称,充电接口和通讯协议是确保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之间互联互通的基础性标准,其中充电接口标准由汽车行业归口,包括通用要求、交流充电接口、直流充电接口三部分,通讯协议标准由电力行业归口。4项标准在2011年底发布,目前国内的充电基础设施都以此标准为准。

但由于标准制定之初应用经验和数据积累不足,充电接口和通讯协议标准的部分条款和技术细节规定不够细致,应用过程中出现不同车辆和充电设施之间还存在不能完全兼容的问题。2014年,国家标准委正式下达标准修订计划,汽车行业和电力行业共同协作,进行了多次讨论和试验验证。

充电国标的迟迟未出台,不可避免的导致国内已经建成的大批充电桩因为充电接口的不兼容而利用率低下。在充电市场向社会资本放开后,充电桩的建设主体进一步多样化,除了国家电网、整车企业,还有富电科技、特锐德等充电桩设备以及运营商。无论公共充电站还是企业自建充电桩,都出现因为接口不统一而导致资源浪费。

而在亲自参与开拓欧美充电桩市场的庞雷看来,国标滞后带来的后果绝不仅仅是以上提到的资源浪费,在国际电动车产业竞争中,国标的缺失已经让中国丧失了竞争先机。

庞雷介绍,目前国际上最主要的充电标准有两种:CCS和CHAdeMO,前者是欧美国家通行的直流快速联合充电标准系统(ComboChargingSystem,简称CCS);后者是日本电动汽车协会和日本电动车充电协会推出的标准。这也是美国市场目前在使用的两种直流快充标准。

就目前而言,日本标准CHAdeMO的势头很猛,除了日系车在美国的高占有率直接带动了CHAdeMO标准的使用,日本政府的推广力度也大大加强了日系充电标准的接受度。而欧盟也从最初的打压,到不得不接受。

原标题:充电桩建设爆发在即 国标国际化成隐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充电站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