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网建设技术正文

主动配电网PK传统配电网 主动配电网规划研究综述

2015-10-12 15:10来源:《电网技术》作者:邢海军 程浩忠 张沈习 张逸关键词: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变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文献[17]通过需求侧管理技术与其他主动管理策略相结合的方法,最优化系统运行;系统中包含可再生能源及需求侧响应用户,所提出的模型以用户收益最大、发电及切负荷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为提高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容量,文献[18]的数学模型除考虑有载调压、DG调度等普通的主动管理策略外,还加入储能系统调度;由于储能的时序特性,文中引入了电池电量约束及相邻时刻充放电约束。文献[19]将储能引入到ADN中,建立了考虑主动管理的储能系统选址、定容模型,并比较分析了最优化储能选址定容的效益。

文献[21-22]分析了TDN与ADN在电压控制、约束管理策略上的区别;在引入主动管理后,文章分析了不同DG接入容量情况下的系统年收益及延缓投资收益。文献[24]提出了基于潮流管理的新的在线DG接入规则,即最优潮流与后进先出规则替代传统的后进先出规则。文献[25]基于在线主动管理技术,提出了应用于配电管理系统,实现系统运行成本最小化的新算法;文中系统运行成本包括DG切除成本、DG无功支持成本、需求侧响应成本及系统损耗成本,同时考虑了网络重构对系统的影响。

文献[15]建立了峰谷分时充放电电价策略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自然充电与有序充放电策略下规模化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对电网负荷变化规律的影响;通过需求侧管理对电动汽车进行有效引导,达到了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有序优化控制的目的。

主动管理是充分利用配电网资产、解决现有配电网因DG接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有效措施。 表1列出了配电网经常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由于ADN考虑了主动管理,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与TDN不尽相同。主动管理不仅可以优化配电网运行、调度,更可以成为影响配电网规划的重要策略,同时提升配电网的可观、可测性,解决配电网规划与运行脱节的矛盾。现有主动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动管理的实现方法,储能、电动汽车及柔性负荷带来的新的主动管理策略。对于各种主动管理策略之间的协调优化缺乏深入研究,在线主动管理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

表1 ADN与TDN处理技术问题的方法

Tab. 1 Management methodology for technical

problems of ADN and TDN

原标题:主动配电网规划研究综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配电网查看更多>主动配电网查看更多>变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