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深度】电力“十三五”难点重点何在?

2015-10-28 13:26来源:能源圈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售电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3.2“十三五”煤电装机增量空间在1.5亿kW左右,其中80%布局在西部、北部地区

“十三五”期间,根据电力供需平衡的结果,预计煤电装机还将增加1.5亿kW左右,到2020年煤电装机总量10.5亿kW左右。受大气污染防治和碳排放双重约束,中长期煤电装机规模也应严格控制。

对煤电布局影响比较大的几个因素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情况,以及煤电“近零排放”等技术应用效果。基于优化结果,建议“十三五”煤电增量的80%布局应在西部、北部地区,20%应在中东部地区。

3.4新能源补贴政策的调整

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到2020年风电价格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即新能源平价上网。根据研究分析判断,2020年实现该目标的难度很大。(1)新能源的发电成本下降空间有限。要实现平价上网,光伏和风电的发电成本年均降幅需要分别达到约5%和4%。预计“十三五”期间实际成本年均仅能下降3%和2%左右。(2)电力调峰、跨区输电等系统成本在当前电价中疏导不足。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系统需要付出额外的调峰、接网、输送成本,该成本目前大部分并没有纳入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范围。初步测算,2020年抽蓄等调峰电源的加价需求在0.01元/(kW˙h)水平,而并网输送成本随着跨区输送规模的扩大将大幅提高,应予以充分重视。

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调整应充分借鉴德国的相关经验。建议:(1)根据补贴总额对各类可再生能源限定年度新增规模,避免发展过热或过冷,做到补贴成本可承受。(2)对可再生能源项目全面引入市场机制。可以在享受国家规定的固定上网电价或在补贴基础上参与市场竞争。(3)引入招标机制,通过招标确定补贴额度。采用市场竞争方式确定最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促进竞争,降低成本。(4)成本分摊既要考虑个别成本也要体现系统成本。将跨区输电、调峰调频等纳入可再生能源补贴范围,体现公平竞争、有偿服务的原则,保障各类电源及电网的协调发展。

3.5电网发展的研判

“十三五”期间,预计全国西电东送、北电南送规模将显著增长,跨区输电通道的建设力度前所未有,全国联网强度须满足跨区域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要求。驱动因素有3点:(1)大气污染治理;(2)清洁能源的开发输送;(3)更大范围电力市场的建设需要。特高压交直流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将在保障中东部地区电力供应、促进西部北部新能源消纳、治理雾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智能电网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的灵活接入与高效消纳,电动汽车、新型储能的推广应用,互动用电、智能用电的蓬勃发展,是推动智能电网技术及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可以预见,“十三五”跨区输电网和智能配电网都将得到长足发展,多年来困扰电网发展的“两头薄弱”问题将会明显改观。

3.6电力市场化改革对规划的影响

按照“放开两头,监管中间”的基本思路,应坚持顶层设计和试点先行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市场化进程。预计“十三五”期间电力市场化改革会取得重要进展,这在某种程度上要求调整规划思维。本文初步认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规划的总体目标要统筹兼顾安全、绿色、高效、合理成本等关键要素;(2)规划要为建立全国电力市场创造条件,这是国情使然;(3)规划的实施要更多地依赖市场手段,如招标获取发电容量,通过市场发现价格,同时价格的形成一定要将环境成本和代价作内化处理,以鼓励清洁能源发展;(4)电力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比如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能够更有效地融入大电网;(5)创新驱动对提高电力发展质量至关重要,一方面是电力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是面向用户的商业模式创新,电力用户对于电能消费的话语权和选择权将得到明显提升;(6)规划能否摆脱过去“软弱无力”的印象,切实提高权威性,还取决于政府转变职能是否到位,规划实施的效果与科学的监管机制密不可分。

结语

“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电力工业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能源结构调整,大气污染治理,终端用能方式变革,将为电力发展转型注入新的活力。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是这一阶段的主题。未来,电力工业应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做好当前与长远、能源与环境的统筹协调,着力打造电力系统的升级版,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清洁、更绿色的动力保障。(作者张运洲、程路,原文载于《中国电力》)

原标题:【深度】电力“十三五”难点重点何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售电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