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特高压建设积极创新 助力工程建设

2015-10-29 11:35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薛修海关键词:特高压电力工程国网江苏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以前,浙福特高压工程8标段铁塔基坑施工采取的是传统爆破作业方法,爆破后灰尘弥漫,难以扩散,严重影响后续作业,拖长工期。看着洞口久久散不去的灰尘,担任项目经理的送电第二分公司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赵冬陷入沉思。回到项目部后,他立即召集团队成员开始头脑风暴,最终他们从油烟机原理中得到启发,研发出PVC烟囱抽尘管道,使得排空粉尘时间从5小时减少到1小时。

此外,由于浙福线8标段特高压输电线路经过高山大岭和山区峡谷等边缘地带,按照1000千伏双回路高跨设计的钢管塔,结构复杂,主材钢管最大单件重量达5吨,山区道路崎岖、山路狭窄,卡车无法通行,运输困难。针对此难题,该公司特高压装备租赁分公司创新团队奔赴现场,研制出狭窄道路运输主材的专用炮车,最终解决了这一难题。可是面对海拔近千米的山峰,运到山脚下的塔材如何运上去却又是一道难题,赵冬和创新工作室的技术人员反复研究,研制出了重型索道。至此,塔材运输问题彻底解决,同时使地面植物免遭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

推广成果运用 助力工程建设

该公司特高压租赁分公司承担着国家电网公司三分之一以上特高压重大施工装备的保管、维护及现场服务工作。该分公司在对特高压工程应用的大抱杆维护保养过程中,初期因缺乏有效的检测方法,不能发现顶升系统油缸内泄的缺陷。为了给油缸施加压力,该分公司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团队反复试验,最终研制出抱杆液压顶升系统检测装置,使得原来检测45台顶升泵站和90只顶升油缸至少要1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现在只需3个人12天即可完成,检测费用也由原来需10万元以上降为1万元左右。

我们还发现,南京变电站控制电缆长达120千米,且单根长度长,敷设路径转角多,以往放电缆采用人拉肩扛的人海战术,耗时耗力,且影响后续二次接线工作。创新团队经过攻关,在支架上安装上滑轮,让电缆在滑轮上面走。该方法避免了电缆与地面的接触,保证了电缆敷设过程中不受损伤,与传统方法相比,施工效率提高3倍以上。

在特高压工程中,大截面导线被广泛应用,利用压接管连接导线是一项重要工作,导线压接后,压接管容易出现飞边现象。特高压变电站的压接管多达上千个,打磨飞边需要大量的人工。为减少飞边的产生,创新团队通过分析压接过程飞边产生的原因,采取了在压接管上涂抹脱模剂、包覆铝箔多种方法进行试验,最终寻找出采用PE膜包覆线夹的压接方法,基本消除了大截面导线压接产生毛边的问题。

2015年,江苏送变电公司三项成果分别荣获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二、三等奖,一项成果入围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一项成果被国网江苏电力推荐申报全国能源化学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多层保温式移动车载式绝缘油集中测试实验室”等项目获得6项国家专利。

延伸阅读:

【盘点】细数全国23条特高压输电线路

原标题:群众性创新助力特高压建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电力工程查看更多>国网江苏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