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看中国核电“走出去”5大突出问题如何突破?

2015-11-06 09:01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发改委可持续发展核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❷坚持AP1000技术路线,加快后续项目审批。据初步统计,“十三五”具备开工条件的AP1000厂址有10个,共32台,总装机容量可达4000万千瓦。这些机组可以考虑按每年5-8台的速度开工。在“十三五”期间再发放一批AP1000“路条”,为“十四五”作准备。

❸建议尽快核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示范项目,并在“十三五”期间批量建设,同时成为“走出去”的主力机型之一。

❹有序推动湖北咸宁、湖南桃花江、江西彭泽等内陆核电项目,“十三五”期间可考虑内陆核电项目零的突破。从安全性考虑,内陆新上核电项目应选择三代AP1000或CAP1400。

❺为了保证核电的经济性,加大对绿色低碳能源的支持,建议进一步明确核电的基荷地位,按照节能发电调度原则,电网企业对核电电量全额收购上网。

5建立集中高效的核电决策体制

我国核电建设取得的成绩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分不开的。

1983年,国务院成立核电领导小组,当年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开工,投产后又相继建设8台机组。之后因各种因素和缺乏高层统一领导机构,核电建设停滞。2003年,国务院成立国家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至2011年共开工建设31台核电机组。后来国家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变为重大专项领导小组,不再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负责人,领导小组的职能逐步弱化。2011年后,我国总结了日本福岛核事故教训。

近两年重启核电项目建设,但新核准开工的核电项目偏少。这里固然与技术路线、厂址等方面的争议以及公众接受度等因素有关,但缺乏集中高效的核工业高层决策体制也是重要原因。

建议进一步提高核电工作的协调层次,在国务院层面成立核电建设和“走出去”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能源、核电监管、国防科工、三大核电企业等部门和相关企业,以及项目融资、燃料、工程建设、装备制造、项目运营等环节中的重大问题,在国内核电建设和“走出去”中形成合力。

原标题:范必:中国核电“走出去”有5大突出问题待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发改委查看更多>可持续发展查看更多>核电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