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评论正文

全国弃风限电进一步恶化 极端限电比例已达79%

2015-11-09 07:27来源:经济参考报关键词:弃风限电风电产业五大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消纳不畅成风电发展最大瓶颈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风电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只用了不到10年时间,于201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并延续至今。截至今年6月,我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已达1.06亿千瓦,提前完成风电“十二五”规划目标,堪称世界级的发展业绩。但在井喷式大发展的同时,消纳不畅的问题如影随形,成为业内公认的制约风电发展的最大瓶颈。

事实上,大规模的风电消纳一直都是世界性难题,但我国弃风限电的成因更为复杂,特别是风资源与负荷错位分布引发的外送问题,以及与传统化石能源发电之间的不同步与不协调导致的调峰电源不足等问题,都在持续反作用于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这些问题均呈现出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甘肃风电的遭遇即为例证。风能资源极为丰富的甘肃素有“世界风库”之称,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风电装机已突破1100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内蒙古。但受制于省内疲软的消纳能力,甘肃的风电消纳很大程度上依靠外送。

据记者了解,自2015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影响,西北五省电力总体过剩,各省均在积极争取外送份额,甘肃电网的外送电量需求也明显下降。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甘肃外送电量仅为83.3亿千瓦时,同比降幅达17%。

在此背景下,西北网调于去年9月将所有风电项目的调管权下放至省级电网,并对西北五省跨省联络线实施考核,超出计划的电量将以零电价结算。而在此之前,在电网安全允许的条件下,甘肃省的新能源电量可在西北五省范围内自由平衡、互为调峰。当地一家风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甘肃新能源占比大,调峰能力不足,为减少和避免考核,甘肃省调践行的原则是尽可能压低新能源出力,极端情况下甚至将全省风电出力降为零。 自从去年实施联络线考核以来,风电出力一直在下滑,发三限七已成常态。可以预见,跨省联络线考核导致的电力电量平衡难题,将成为制约甘肃新能源送出与消纳的首要因素。”

“十三五”要重点解决弃风限电

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届时风电的预期装机目标是两亿千瓦。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实现这一目标并无压力,业界甚至预期风电“十三五”规划目标将上调至2.5亿至2.8亿千瓦。

但在消纳不力的背景下,国家能源局已在多个场合释放出淡化装机目标的政策导向,并将弃风限电列为“十三五”期间重点解决的问题。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处长李鹏日前在2015风能大会上再次强调,弃风限电是制约风电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十三五”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整个行业发展没有意义。

在此之前,风电业界一度将希望寄托在呼之欲出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之上。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和湖北陆续出台了“地方版”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但已讨论近10年的国家层面的配额制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行业权威人士告诉记者:“配额制迟迟无法出台,主要卡壳在涉及现实利益的具体指标分配上。”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在西北等消纳问题典型的地区先行试点,将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纳入配额制考核范围,明确西北各省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比例,从制度上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纳,最终以点带面推动配额制落地。此外,国家发改委10月19日刚刚下发了《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的通知》,再次提出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电网公司也应主动作为,优化调度方式,积极加强区域内火电厂参与深度调峰,同时要适当提高750kV等线路断面稳定极限值,力争送出能力达到线路设计值。

原标题:全国弃风限电进一步恶化 极端限电比例已达79%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弃风限电查看更多>风电产业查看更多>五大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