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市场正文

秦海岩:中国风电2023,创造属于我们的历史!

2024-05-20 15:02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关键词:秦海岩风电产业风机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秦海岩:中国风电2023,创造属于我们的历史!

——2024年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演讲实录

微信图片_20240520135334.jpg

秦海岩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每年的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我们都会对过去一年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回顾中国风电20年的发展,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2023年,风电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新增装机容量突破7500万千瓦,大基地、海上风电建设如火如荼,技术创新取得巨大突破,产业链供应链领跑全球,新的发展模式渐次清晰。但风电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障碍依然横亘于前,“消纳”“土地”“并网”“电力市场”等方面的难题待解,“成本”和“价格战”依然无法回避,风电质量问题频发,给行业敲响了警钟。但勇敢直面问题,努力解决问题,也正是我们未来能否实现风能发展目标的关键。相信在一代一代风能人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必将创造属于我们的历史。

今年的新春茶话会主题演讲分为三个篇章,分别为“我们的成绩单”“2024年挑战呼啸而来”“敢问路在何方”。

微信图片_20240520135329.jpg

第一篇章,我们的成绩单。

我将把中国风电行业过去取得的成绩跟大家做个总结汇报。

微信图片_20240520135325.jpg

20年弹指一挥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首先,让我们从2002年开始,回顾一下中国风电行业这20余年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240520135321.jpg

2002年,中国的风电装机还只有区区47万千瓦。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和各种政策的支持,中国风电开始高速发展。

截止到2023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超过4.7亿千瓦。(风能专委会吊装统计数据)

20年间,风电装机容量增长了整整1000倍。

微信图片_20240520135317.jpg

发电量方面,20年前我国风电的发电量是每年7亿千瓦时,现在已超过了8000亿千瓦时,风力发电量已占到全国总发电量的10%左右。

风力发电量的增长同样迅猛,增长了1155倍。

微信图片_20240520135312.jpg

20年来,我国风电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回顾我国最早建设的几个示范风电场,1986年,山东荣成风电场,只安装了3台单机容量55千瓦的风机,这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并网风电场;1989年,内蒙古朱日和风电场,安装了5台100千瓦风电机组;同年,在新疆达坂城风电场,安装了13台150千瓦机组。

但到了2023年12月,中广核在内蒙古兴安盟全容量并网了一个300万千瓦的风电场,该风电场作为风电大基地项目,是目前集中式陆上风电场中规模最大的,安装了701台最大单机容量5兆瓦的风机,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

截止目前,在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共建设了超过9000个风电场、20多万台风机,4.7亿千瓦的装机容量,这是我们20年来的总成绩单。

微信图片_20240520135307.jpg

再来看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一台海上风电机组,是2007年金风和中海油合作利用石油钻井平台废弃的导管架基础安装的,是一台实验性质的海上机组。单机容量1.5兆瓦。

到2009年,我国建设了第一个商业化的海上风电项目——东海大桥风电场,34台单机容量3兆瓦机组,也是我国首个10万千瓦规模的海上风电场。

等到2021年并网的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已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场,装机容量200万千瓦,既包括了5兆瓦的机组,也有8兆瓦的机组,总共安装了300多台。

到2023年底,我国沿海12个省市区已建成160多个海上风电场,共安装了7000多台海上风电机组。

总计超过3900万千瓦的装机规模,在中国辽阔的海洋上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绿色电力。

微信图片_20240520135303.jpg

回头看风电机组的发展,最大的特点是:单机容量越来越大。

我国最早的“大型”机组,从600千瓦开始研发。记得那时候,国家科技部支持风电行业的企业搞科技攻关,当时想要研发制造单机容量600千瓦的风机,已经是很困难的事。

但2023年中国已下线单机容量18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很快,预计2024年20兆瓦的风电机组也将下线。

陆上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也越来越大,在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上,三一重能发布了单机容量15MW的陆上风电机型。

微信图片_20240520135258.jpg

风机也变得更高!

风电机组的轮毂高度从2002年的70米,经过2012年的135米,到2023年已经提升到了185米。

如果加上叶片高度,已经远超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高度。

更高的轮毂,更长的叶片,极大地扩展了风电开发的潜力。

微信图片_20240520135254.jpg

风机除了更大、更高,还变得更智能。

更智能反映在在哪?100千瓦机组的时候,机组的监测参数和通道只有150个,智能化监控模型只有十几个,控制代码只有5万行,但也够用。

如今,我们最先进的机组有4500个监测的参数和通道,监控模型达到了60个,实现控制策略的代码需要500万行。

可以说,现在的大型风电机组,已成为一个庞大的智能“机器人”。

经过20年的发展,风机的智能水平越来越高,可以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包括抗台风、适合沙漠等。

微信图片_20240520135248.jpg

除了技术方面的巨大进步,中国风电20年来取得的最大成果,是把一个曾经非常昂贵的电源,干成了最便宜的电力。

现在最低的新建陆上风电度电成本只有0.15元,使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用得起风电。

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现在使用风电,不仅是因为它清洁,更因为它便宜!

微信图片_20240520135244.jpg

去年中国的光伏产业贡献了全球70%、80%的供应量、市场份额,这很了不起。(参考:章建华:我国为全球贡献了7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

实际上,我们风电制造方面,无论是整机还是零部件,中国市场的贡献也非常大。

风电整机方面,至少60%的整机是在中国生产制造。一些国际整机品牌虽然在中国的市场并不大,但是他们30%-40%的产能也是在中国生产制造的。

根据风能专委会的统计,全球风电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零部件,60%-70%是在中国生产制造,因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成本最优的全套产业链供应链。

没有中国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风电不可能做到这么低的成本。

没有中国风电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全球不可能以风电、光伏为主去实现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

微信图片_20240520135240.jpg

风电让世界更清洁、更美丽,也更富裕。

过去的20年,风电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

20年来,风电累计节煤达到14亿吨,减少碳排放47亿吨,相当于再造了26亿立方米的森林。另外,风电的节水效应累计22亿立方米,相当于7亿人的全年用水量。

此外,风电带动的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200万人。20年来贡献的总产值高达10.4万亿元。

微信图片_20240520135235.jpg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2023年中国风电行业的一些具体数据。

未来,风能专委会将尽可能把风能行业的数据收集全、整理好,并向社会公开发布,让全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风能行业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240520135231.jpg

2023年风电新增吊装容量。截止目前,我们统计到的新增吊装数据至少是7500万千瓦,具体的细节数据还在详细核实中。国家能源局已公开的2023年并网装机容量超过7500万千瓦,创下历史新高。

(补充:风能专委会已于4月份公布2023年度吊装容量统计结果。统计数字显示,2023年,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新增装机14187台,容量7937万千瓦,同比增长59.3%;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219万千瓦,占全部新增装机容量的91%,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18.3万千瓦,占全部新增装机容量的9%。)

微信图片_20240520135227.jpg

2023 年,风电全年发电量8090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0%。

发电量占比上升到10%的新台阶,真正让风电从补充能源走向替代能源,并将进一步迈向主流能源。

正如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一直所表述的:以前风电是“微不足道”,现在已做到“举足轻重”,未来风电还要“担当大任”。

微信图片_20240520135223.jpg

2023年,中国风电全产业链产值1.2万亿元,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超过了200万。这是一个重要的成就。

微信图片_20240520135218.jpg

除了中国风电本土的快速发展,出口也更进一步。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很多国外整机商也在国内生产风电机组,因此整机出口方面,2023年国内品牌+国际品牌实现了出口额330多亿元。

国内品牌整机出口实现4.7GW,国际品牌出口4.5GW。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秦海岩查看更多>风电产业查看更多>风机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