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政策正文

山西“十三五”时期对外投资合作研究:加大国际能源资源开发(全文)

2015-11-10 10:03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关键词:十三五规划国际能源开发对外投资合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主要问题

1、整体规模相对小,发展相对落后

山西“走出去”起步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小。从2010年到2014年虽然山西投资规模排名每年都有所进步,但都居于全国20名及之后。对外承包工程方面,山西省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近几年一直排在中部六省的末位。

2、投资产业结构不均衡,集中在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虽然近几年投资产品结构有所改善,但是大多数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地质勘探、建筑业领域。农业对外投资项目屈指可数。对外承包工程方面也主要是地质勘探、公路、水利等技术水平不高的领域,不具备品牌优势,附加值低。

3、 对外投资合作主体整体实力弱,缺乏龙头企业

大型企业仅占少数,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4中国民企500强”山西仅有4家入围,比2013年少了4家。而这4家入围的民营企业都没有进行对外投资合作。

4、对外投资合作审批效率低且周期长

国家加快了从核准制向备案制的转变,程序更加简化,缩短了审批时间。但是山西企业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审批周期长,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

5、海外投资信息不畅通

山西对外投资合作企业获取海外投资信息主要渠道是国家颁布的投资指南或其他指导性文件或者相关国家部门(如商务局),或省外的中介机构,信息获取有限。

6、民营企业缺乏资金支持

民营企业整体由于规模小、缺乏信用担保体系等原因,海外投资时相对难以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山西民营企业获得政府支持的唯一方式就是出口退税。

二、山西对外投资合作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对于上述山西对外投资合作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有很多。

首先,山西人“走出去”意识不强。很多山西企业只看到企业短期的利益,惧怕“走出去”的风险,而不看重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且一部分国有企业“走出去”也仅仅是因为政府的要求,并非市场化行为。

其次,山西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山西经济近年来有所发展,但是与东部省市相比差距很大,而且山西的GDP、大中企业数量等在中部地区基本居于末位。山西省的产业结构整体来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而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由于以前长期依赖资源开发,科技水平不高,创新水平不强。在产品国际竞争力方面,发现山西产品TC指数都偏低,初级产品的TC指数2009年以来都为负值,而且呈下降趋势;工业制成品的起伏不定,TC指数整体偏低。

再次,山西科技创新能力低,人才缺乏。与中部地区其他五省相比,山西专利授权量近几年一直位居末位。山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远远低于安徽、河南、湖北和湖南省。人才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金融管理、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贸营销等岗位人才缺乏,这是阻碍山西“走出去”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山西鼓励支持等相关政策滞后,政府服务平台还不完善。目前还没有形成适合山西企业“走出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配套的对外投资合作政策体系。同时,山西没有成立相应的服务平台,山西对外投资合作主体海外信息获取的渠道少,质量不高。而且还没有为山西企业提供熟悉国际标准、认证、法律、获取人才等方面服务或者帮助的机构和平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国际能源开发查看更多>对外投资合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