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比尔·盖茨亲述:为何要带着四代核电频繁造访中国

2015-11-13 08:34来源:能见度关键词:核能行波堆比尔·盖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不仅仅把国内的事情处理得很好,在国际上也是一个很有价值、很有影响力的国家。在气候变化、能源供给方面,中国的确是成为一个领袖,而中国和美国能够步调一致,在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将会产生很大的国际影响。

去年11月,中美两国签署了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协议,而今年6月,在美国我们又召开了中美对话,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知道,在我们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上,我们分享了各自在核能领域合作的一些成果。而我们知道,在今年秋天的时候,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又宣布签署第二份协定,关于气候变化的,也就是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不久前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的时候和习近平主席进行会面,在会面的时候其中还提到和美国的昔日关系以及加大对清洁能源投入的事情。我们对中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表示钦佩。如果我们有了技术的改善,我们就可能解决一些地区的贫困状况,例如印度供电问题。如果中国能源技术的革新和变革能降低它(供电)的成本的话,我想对提高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在座的都是很伟大的、杰出的科学家、很了不起的工程人员,我希望大家也能为我们这个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比起八年前,中国的研发投入现在已经增长了一倍,这个增长速度在全球世界范围内是居于首位的。但是我认为政府给的研发投入还是不够,美国的全国研发投入是60亿美金,中国的研发投入是20亿美金。这和政府的预算相比还是小头。我觉得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政策,例如对炭价的定价,解决一下市场问题,推动能源领域的创新,因为有时候市场问题会妨碍能源创新,我们要排除市场上不良的做法。我认为政府在这里还是有领导力的。政府可以引领创新,比方说通过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引领私营企业和社会其他的资金进入研发领域,进入创新领域的投入。

我觉得,随着科技进步、重大的技术突破,我们就有可能降低能源的成本。能源可以用在交通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一说到能源就会说到能源短缺的问题,另外就是能源的成本过高。能源和电力价格什么时候能降下来呢?谈到能源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能源和电力并网问题。高压输变电问题也是各国面临的问题。各国需要把智能电网建立得更好、更强大,这是各国都需要的技术。

那么要想实现零碳排放,我们可以发展水电,我们有了水电等基本的能源供给,能够保证我们电力稳定的供给。

行波堆

那么谈谈我今天最想说的核能。核能的发展我觉得整体的进展还是令人满意的。当然在现有进展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做得更好。例如让核能更安全。安全的确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另外,我们在发展核能的同时要防止核扩散。我们在中国看到核能发展得很快,中国有很多先进的核能技术,中国的第三代核能技术发展得很快,我们知道,在福岛,如果有三代核能技术就不会有那样的灾难发生了。但是我们真正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现代的、先进的核能技术,我们还需要推广到下一个阶段,那就是更高级别的、第四代的核能技术。泰拉能源与中核集团签署合作,致力于发展行波堆,即新的核能技术。行波堆技术用的是贫铀而不是浓缩铀。用贫铀产生的核废料相对少一些,而这就对我们铀浓缩的要求不是很高。因为我们行波堆用的是贫铀,而贫铀是我们现在提炼、浓缩铀的时候的一个副产品,所以我们也得到了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因为贫铀这种资源特别容易获取,所以两国政府大力鼓励我们的合作项目,也就是泰拉能源与中核集团关于行波堆的合作,并鼓励我们建立一个合资公司。关于未来合作,我是充满信心的。有了我们核能的新一代的技术,就有可能实现减排的目标。说到我们的合作关系,我相信我们可以在中国培养我们的工程师,这一中国的工程技术还可以向世界其他的地方推广、在不同的地方都可以推广。中国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我知道,在未来五年当中,中国政府将推动一系列大项目,新的技术、不仅仅是核能技术都大有利用前景。我们真正在推动我们未来五年的发展当中,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院士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将大有可为,你们这些先进的技术将能够帮助我们提供可靠的能源供给。我认为我们未来合作的潜力是巨大的,我们的合作伙伴关系必将更为紧密。大家知道我有很多的理想,我的“让每个人都有一台电脑”这个梦想实现了,我另外的梦想就是能源的供给、核能的发展,希望它也能实现。

谢谢大家的聆听。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能查看更多>行波堆查看更多>比尔·盖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