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政策正文

【关注】江苏“十三五”规划:推广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全文)

2015-11-25 11:07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力十三五规划能源十三五规划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积极探索减少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子,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使全省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发展战略是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新要求,根据发展新理念和发展阶段新变化,丰富完善发展战略,深化拓展战略内涵。实施“七大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其在全省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使创新这个推动发展的主引擎释放更为强劲的动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更好发挥其基础性作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结合江苏不同区域实际,加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全省三大区域发展与全国区域发展总体布局紧密结合,在更高平台上加快区域发展,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抓住用好“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坚定不移推进企业、城市、人才国际化,形成更高水平、更宽领域开放格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着力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绿色化。实施民生共享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共享发展,把民生需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导向,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鼓励创业致富、勤劳致富,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增强全省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实施新的发展战略,需要强有力的工作抓手。要坚持把“八项工程”作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主抓手,围绕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明确要求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对标对号,按照省委已经作出的新部署,对已有思路举措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化拓展,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使之常抓常新,更加务实有效。

二、在推动“经济强”上取得重大进展

认真贯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创新驱动为主引擎,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工程、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现代化工程,厚植实体经济发展优势,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以知识产权创造为核心,提升企业研发机构研发能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

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源头作用。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着力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高科技企业培育有机结合的新型创新协同体系。争取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国家实验室,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推进大学科技园区建设。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

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创新政策与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集中支持事关产业发展的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瞄准瓶颈制约问题,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建立健全军民技术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打造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增强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的协调性。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构建促进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强化科技同经济、创新成果同产业、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利益收入“四个对接”。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建立覆盖创新全过程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建立完善科技金融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更大力度推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更好发挥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作用。健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

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加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探索有利于创新的新政策、新机制、新模式,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努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和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加强苏中、苏北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园区建设,推动区域内创新组织的集成联动。构建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机制,提高创新国际化水平。

(二)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优化人力、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深入开展“创业江苏”行动,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激活主体,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落实和创新鼓励消费的政策,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健全消费纠纷解决服务体系,营造诚信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