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评论正文

专家指路 六条对策解决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

2015-11-26 15:28来源:凤凰汽车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产业体系方面,2009年到现在的推广,包括前期的研发,从原材料的供应、电池、整车系统、关键零部件形成了较完善的配套产业体系,截止到8月份有275批,累计214家企业2466个产业登录公交。

从整车产品方面,行业整体水平取得一定的技术进步,现阶段已经逐步开始进行了正向的研发,同时,突出了电子控制轻量化,包括插电式的油耗和纯电动续时里程都有提升。动力电池的应用逐步由锂电池向三元电池过度。

总体而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产能相对过剩,优秀的产能相对不足,优秀的企业产品供不应求。

在电机方面,我们国家在IGBT关键技术上有突破,初步实现了产品系列化发展,永磁、交流异步电机应用比例有大幅提升。

推广应用方面,9月份过万辆的城市是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东、合肥以及深圳。基本上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区发展的优势主要是:第一、限行、限购措施,同时对本地刚性用车需求量非常大。第二、这些地区推广起步比较早,配套政策从不完善到完善,政策出台比较到位。第三、这几个区域整车的产业基础比较好。

同时,在标准方面,到8月份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或者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近一两年还有70多项标准在修订过程中,基础设施、系统部件方面补充和修订的标准量还是非常大。

但是,目前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某些企业重视程度不足,部分企业缺少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内生动力,导致目前综合车型投放率纯电动投产只有41%,插电式只有43%,排在前几位的产量比较大的民营企业比较大,国有企业相对比较少。

第二,发展均衡程度有所欠缺。超过万辆的城市不是很多,超过4000辆的也只有13个,总推广量14.7万辆。

第三,基础设施相对比较缺乏。虽然到2014年底3.1万个,到今年接近10万个桩,车的数量来讲还是非常不足,目前充电桩还有一些问题,包括像互联互通的问题、管理体系的问题,比如说私人领域的小区入户以及充电桩安装协调,比技术问题更难解决,同时导致车与桩不匹配,充电还是存在问题。

第四,产品技术有一定的制约,从产品角度来讲,还是有个别的以补贴导向型为主的企业来应对产品开发,市场导向的产品还是相对比较少。在零部件方面,高端的零部件产能明显不足,特别在电机方面,机电上需要大量的进口,在小三电方面解决了有和没有的问题,还尚未解决好的问题。

原标题:王成:国内新能源汽车产能相对过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