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市场正文

深度分析:期许与困顿交织的充电桩产业

2015-11-30 13:46来源:电池中国网作者:王建军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设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面对市场的优胜劣汰,充电桩产业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国内企业与国际上领先企业差距还很大,不只是体现在技术上,在创新意识和营销上的差距也十分明显。解决这些问题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产品思维,建立开放性的研发平台,改进革新产品。

注重顶层设计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不起眼的充电桩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用户的使用体验,背后牵扯到电网公司、车企、电桩企业、物业等。目前全国各地正掀起充电桩建设热潮。但如何提高利用率,让充电桩为车所用进而盈利,还需在顶层设计下各方协调配合。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郑栅洁指出,就像原来手机充电设施一样,也都是五花八门的,大家有一堆充电器和电池,现在逐步走向标准化。业内专家建议,要尽快制定充电设施的基础标准、技术规范、监管细则的政策法规,提供行业技术参考,保证设备安全;在国家层面上研究制定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备要求与建筑和环境设计相关,要从法律法规上明确新建和在建的建筑物场所如何配备充电设施。

此外,还要有打破产业壁垒的勇气,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充电桩牵涉的上下游产业都有自己的利益,包括充电接口标准、电池、电桩修建和用电。由于充电基础设施投资额较大,并且新能源市场前景的不稳定性,目前参与投资的企业主要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普天等“国家队”。

据悉,到年底我国将在20个以上示范城市和周边区域建成由40万个充电桩、2000个充换电站构成的网络化供电体系,预计总投资600亿元以上。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垄断可能阻碍预期发展。当务之急是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借鉴国外供电模式,为车主提供便捷的服务。

充电桩企业要持续盈利,说到底还是要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从技术到运营模式的整体性创新,探索者不能只是有传统汽燃油车生产经验的车企。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还需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准入条件适当放开。

原标题:期许与困顿交织的充电桩产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